杨询不由地在心里高看了周会山一眼,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自己这一身挖墙脚的功夫,那是因为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可如果是一个养在深闺里的女人,也能看破他这一层,那就相当恐怖了。
这是个危险人物。
不过杨询终于得到了准信。周会山的确已经安排阿福去给周顾送信,信里已经把要借用壮柳庄的粮食的想法告诉了他,让他帮忙筹措。
周顾能在县城经营一家药材店还能开得风生水起的,也不是个蠢货,他知道自己的老子在想些什么,于是当天就找了个靠得住的朋友,以他的名义去了壮柳庄。两边密谋一晌,结果没想到壮柳庄的亲家一拍即合,不仅出借约定的数目,还要加码,把压箱底的也拿出来交给周顾。双方就这么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地把这件事给敲定了。
但卖粮的事,周家人不能直接出面,他们必须要找一个中间人,杨老财不放心周顾的朋友,他觉得杨询可以一用。父子间书信往来,已是五日有余,周顾百思不得其解,很不明白,这个杨询怎么就成了他老子眼前的红人,直到第六日,周顾收到了二妹周寰的书信,才恍然大悟。
杨询能顺理成章地接下这摊生意,其实全靠周寰的推荐。
那一日,周寰就坐在阁楼之上,把杨询和周会山之间的谈话全都记在了心里。让她感到震惊的是,她前一日和父亲说的点子,居然被杨询全都点透了,心里暗道,原来农户家里,也有如此聪敏之才。当下便忍不住,打开了阁楼的小窗,观察着厅堂里的那年轻人来,但见这杨询长得憨厚,说话却十分圆滑,如果不是被周会山吊足了胃口,是决计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就这一点,让周寰认定,这个叫杨询的男人,是一个可用之才,并力推举之。
周顾倒是很佩服自己的妹妹,只一封书信,便打消了他的全部疑虑,只等壮柳庄的粮食装车运出,便通知周会山知会杨询,让他即刻赶赴安集县城。杨询也当即马不停蹄,收拾了衣裳,向周会山要了一匹骡子,骑着就上路而去。
杨询并没把这事告诉杨金金和麦氏,乡下女人胆子小,要是让她们知道杨询帮着周会山挖杨老财的墙角,铁定是不会同意的。杨家世代老实本分,参与这大户人家的商斗弄权,那是丢了本分的表现,就算来日到了地府,也见不得祖宗先人。
所以杨询只推脱说找周老爷要了一份临时差事,去帮周大少爷整理药材,一个月工钱也有一二百文,回来的时候还能买些吃穿用度。至于家里的余粮本身就不会有很多,留着吃都不够,卖就别卖了,只要帮周会山做下了这一单,那几个钱算得上什么?
骡子跑得没有马快,但也算是有一些脚程,此去安集县城不过几十里路,紧赶慢赶,两个时辰就能到达。但杨询并没有立刻进城,而是绕着城墙转了一圈,从城外流民中挑了几个资质稍好的,给了他们一些从周会山那要来的铜钱,并许诺只要听话,十日之后至多半月之内,会有重酬!
有人给钱给差事,那几个流民倒是很乐意,本想称一声兄台,却见杨询也就十**岁的模样,想叫一声公子,这少年穿得却没比他们好上几分,只好叫了一声小兄弟。杨询也不介意,大家都是混口饭吃,不如就称兄道弟,往后有个照应!
于是众人皆欢喜,只盼半个月后能再有一笔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