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谢若宁又重新搞钱之后,脸上的笑容又展现了出来。
每天都有事做,虽然有些事做了也没效果,或者没赚到啥钱。
不过她还是挺乐此不疲和豆花她们研究着新的糕点。
她的想法是,最好是每季,都能推出新的款式。
福运来其实已经是融合了南方和北方的一些糕点。
那么,下次要不要推出少数民族哪儿的特色糕点呢?
或许可以试一下?
京城这儿少数民族的人虽然少。
可喜欢尝鲜的人应该还是多的吧?
糯米团子推出没几天,谢若敏便生了一个胖小子。
谢若敏两口子便给儿子取了个叫“团团”的小名。
纪一帆那时候还想帮着取大名被谢若宁阻止了。
人家的孩子,大名父母肯定早就想好了,要你掺和什么。
主要是纪一帆说了,人家也不好意思拒绝。
你说你有空,怎么不想想自己的娃叫啥名字的?
比方说取一些好听大名,然后自己来挑……
谢若宁这边还没研制出让京城人士尝鲜的少数民族的糕点。
那边,她已经临近产期了。
自从谢若宁嫁了人,怀了身孕,她便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起专业的接生婆或者奶妈来。
虽然她是想母乳喂养。
可万一呢?
有些事儿可是说不好的,还不如做双手准备的好。
比方说,接生婆和奶妈的个人卫生意识一定要强。
在古代,很多人视产房是污秽之地。
所以,像国公府的正院,哪怕谢若宁是国公夫人。
也是不能在哪儿生产的。
万一坏了风水怎么办?
她倒是无所谓。
既然要重新布置产房,行啊,按照她的来。
比方说,隔些日子就用烈酒消毒。
每天都要开窗通风通气。
至于古代的一些风俗,她也接受。
比方说,先暖屋。
房子这东西,一定要有人住,房子才会有人气。
你产妇猛地进那屋子生孩子,倘若之前没人暖屋,那么很容易掉下病根。
所以,自从搞了产房之后,国公府便安排了几个“有福“之人,每天进去“暖房”。
据大管家所说,这些“有福”之人,还是特别精心挑选过的。
比方说,至少家里有三个孩子以上,要儿女都有,都健康的那种。
倘若那人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健在,更加加分。
那人和自己的丈夫都是上有兄长,下有弟弟的更加好。
在古代,这样的人还真不难找。
越是当奴才的,越是会生得多。
本来现在晚上也没什么娱乐项目。
而且多生了孩子,早年的时候是辛苦点。
可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哪天进了府当奴才,会不能飞黄腾达呢?
多生一个多份希望不是?
而且他们的孩子也比权贵人家的孩子好养活。
谁家会没三四个孩子的?
除非当母亲的身体不好。
所以那时候是按照最高要求的来挑选,还是挑了十来个。
谢若宁挑了了几个看上去干净清爽的,让六个人,两个一组的轮着倒班暖房。
只不过,谢若宁对有些陋习,是拒绝的,比方说百家衣。
本来大管家是要着手去准备了。
但谢若宁和纪一帆提了。
你想,百家衣就是要从一百户人家的衣裳上剪一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