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一马当先,率领着唐军将士们快马奔驰。
他隐隐约约地听到,前面的山谷里传来了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和惨叫声。
李义等人进入了山谷,就看到前面有大队人马正在厮杀,随着距离的接近,逐渐的看清楚了,是波斯人正在遭受敌人的围攻。
李义看到敌军的人数众多,少说也有四五百人,而他带来的人马只有不到200人。如果盲目地冲上去,不仅救不出波斯人,很有可能被敌人消灭。
李义可是大唐军神李靖的传人,他精通兵法,对张成说道:“你马上派一些人,到侧面的山坡上去,摇旗呐喊作为疑兵。”
张成毫不犹豫,立刻命令一名伙长率领几十名骑兵,冲上侧面的山坡。随后,他跟着李义朝着前方冲去。
李义一边策马狂奔,一边仔细地搜索敌军的将领。他看到了被一群大食骑兵簇拥着的敌军将领,从背上取下了角弓,弯弓搭箭,射了过去。
在一辆宽大的马车里,有两个衣着华贵的年轻人。其中一位是十五六岁的少年男子,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位十一二岁的波斯少女,他们满脸惊恐地抱在了一起。
少年就是波斯王子俾路斯,少女是他的妹妹妮娜,自从开始逃亡,他们一路上遇到多次追杀,原本跟随他们的上千人马,如今只剩下了一百多人。
这一次,敌军的人数众多,眼看着就要惨遭毒手了。
大食将领高声喊道:“他们快支撑不住了,赶紧冲上去!男子全部杀光,女人带回去享用!”
在俾路斯王子的随行队伍里,有不少的女眷,她们一个个惊恐万状。
敌军兴奋地嚎叫着,发动了更加猛烈地进攻。
俾路斯战战兢兢地从车窗探出头去,就看到自己的王宫卫队的人马已所剩无几,他看到敌军人数众多,知道自己这次很难幸免于难了。
他沉默了片刻,把目光望向了自己年幼的妹妹,他不希望她落入敌手惨遭羞辱,于是拔出匕首,想先刺死妹妹,然后再自尽。
妮娜望着哥哥手中的匕首,美丽的大眼睛流出了绝望的泪水,她哭着说道:“哥哥,我不想死啊。”
俾路斯兄妹情深,不忍心伤害她,握着匕首的手颤抖了起来。
这时,外面不断传来波斯武士的惨叫声,大食人尖利的喊叫声却越来越近了。
俾路斯不能再犹豫下去了,他说道:“你闭上眼睛,咱们一起去找父王和母后。”
妮娜闭上了眼睛,白皙的脸颊满是泪痕。
俾路斯不敢再看她,他也闭上眼睛,握紧匕首,一咬牙,就要朝着她的胸膛捅去。
突然,大食人的将领发出了一声惨叫,不知道从哪儿飞来了一支利箭,正好射中了他的右眼。
这一箭正是李义射来的。
紧接着,一阵洪亮的喊杀声传了过来。
“唐军,是唐军来了!”
正在鏖战的敌我双方,都发出了喊叫声。所不同的是波斯人的喊声充满了惊喜,而敌军的喊叫声则充满了惊慌。
俾路斯及时收住了手,当他从车窗探出头去,看到唐军红色的军服和头盔上的红缨时,忍不住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来人正是李义率领的唐军,他们在战马上放出了一排箭,然后呐喊着冲了上来。
敌军看到唐军的骑兵冲了过来,在这些骑兵的后面,还有唐军的旗帜在飘扬,他们不清楚到底来了多少唐军,这里毕竟已经是大唐的边境线了,他们也不知道后续会有多少唐军赶来,再加上指挥官中箭身亡失去了指挥,敌军产生了混乱,他们无心恋战,调转马头逃走了。
李义等人并没有追杀,只是朝着他们放了一排箭,看到他们远去之后,就在周围设置了警戒,防范敌军去而复来。
不久以后,俾路斯王子走下马车,在一群官员的簇拥来到了李义的面前。
一位上了年纪的波斯官员介绍道:“这位是我波斯帝国尊贵的俾路斯王子殿下。”
李义出于礼貌,拱手行礼说道:“大唐安息都护府校尉李义,见过王子殿下。”
李义从军之后,一直都在西域安息都护府,经常跟波斯人打交道,早已熟悉了波斯语言。
俾路斯王子惊魂未定,他虽然努力想保持自己的尊严,但是一时之间,他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声音颤抖着说道:“感谢李将军的救命之恩,多亏唐军及时赶到,否则的话……”
说到这里,他心有余悸的回头望了一眼,担心敌人去而复返。
李义十分自豪地说道:“王子殿下,不必担心,到了唐朝的国境,你们从此就安全了。”
李义说这句话的时候,所有的唐军将士都挺起了胸膛,脸上一副自豪的表情。
这也难怪,在这个时代,唐朝是数一数二的大帝国,威震天下,八方来朝,全体国民都有着高度的自信和骄傲。
尤其是唐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历次边境作战中屡战屡胜,都有着高度的自信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经写到,唐军的士兵即使只有一个人,也敢于向成百上千的敌人发动进攻,并取得胜利。
随后,李义等人护送着波斯王子俾路斯一行,来到了安息都护府。
安息都护府一面派人飞马禀报朝廷,一面准备派人护送俾路斯王子等人前往长安。
俾路斯王子一行由于长途征战,疲惫劳顿,需要休整,暂时在安息都护府安顿下来。
李义对这位波斯王子很感兴趣,这天下午,他来到了客舍,求见了俾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