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苗苗马不停蹄的学习时,王招娣在李银凤的安排下顺利相了亲。
之后,双方家长很快坐下来谈条件。
因为刘玉兰说不管她的事,所以王家一家都没有到场,李银凤叫来了李大龙作陪,张罗了一桌子饭菜,招待来客。
对方是汇南村人,离上黄村隔了三个村子,走路半个多小时,也不远。
朱家条件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朱老爹是汇南村的村长,手中有些小权利。这是好的方面,坏的方面是家里人口太多了。
朱老爹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家里就算有点家底,孩子太多,分下来也没有多少的。
如今老大老二都已经成亲,朱老爹帮着建了新房子分出去了,虽然只是一间土坯房也让人羡慕。
朱老爹有成算,精明着呢,让孩子成亲就分出去单过,当然每年的养老费还是要出的。
轮到老三,家底已经花的差不多,如今并没有能力再建房。
而李银凤却还提出要八十八聘金和一块手表当聘礼。
她也是没办法,之前周凤娟的话撂在那呢。这朱家的条件肯定没有杨家好。她是不想攀比,但也不能落下太多。
她想得好,免得让人说嘴,就没要自行车和缝纫机,那对比性太强,就说了手表。
可朱家这边一听却是傻眼了,这条件,他们家拿不出来。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了起来。一顿饭欢欢喜喜开始,寥寥草草结束。直到朱家人离开,两孩子的事也没有个定论,似乎不了了之了。
朱家人一走,王招娣低垂着头,眼里泛起了泪花。她对相亲对象朱自成的印象很好,人长得帅气,工作也好,是齿轮厂的临时工,指不定哪天就能是正式工,那可就不得了了,端上了铁饭碗。
看着外甥女默默流泪,李银凤心里更是堵得慌,她辛辛苦苦张罗,置办了饭菜,暗地里还要被婆家人埋怨,却没有说成功,尽是白忙活了。她不冤吗?
这一次两次不成功,三次四次她也张罗不起啊……
而朱家人走在路上,朱自成心里也不得劲,他一眼看上王招娣了,觉得她就是他心目中爱人的原型。可是,家里居然拿不出聘礼来了。
他上班两年多,除了最开始学徒时工资少点,只有十块。后来上手了,每个月工资也加到了二十,都交到了家里。
算算怎么也有小四百吧……钱都去哪里了?呵,敢情都贴给老大了呗,轮到他啥都没有咯,那还给他张罗着相亲干嘛!
五根手指有长短,朱老爹疼大儿子朱自华,娇惯地大儿子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结婚分家后不止不送养老费,还要朱老爹暗地里补贴着过日子。
老二朱自强当兵不在家,留下媳妇女儿,寄回家的钱,除了养老上,只勉强够她们母女生活罢了。
老三朱自成最出息,心思活络,坚持念了初中,自己找门路到了齿轮厂当临时工。
老四朱自立老实人,没头脑,只会地里苦干活。
老五还小,书也不念,整天出去鬼混,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