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阁老……”
张鹤鸣笑着走近黄立极。
黄立极白了他一眼,袖子一甩,不咸不淡道:“张大人,身为臣子,明知君上所做不切实际,劳民伤财,却不阻止,反倒谄上媚眼,你这兵部尚书……当的是真的好啊。”
“我这……”
张鹤鸣苦笑着,想要解释。
“哼!恕不奉陪,你就跟着皇上一起去任性好了!”
黄立极一甩手,带着跟随自己的一帮朝臣向外走去。
“赵大人……”
张鹤鸣又看向一旁的赵南星。
“哼!小人……我们走!”
赵南星却根本没有心思去搭理他,直接带人离开了。
“……”
张鹤鸣张张嘴,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直叫苦。
其实。
他很清楚。
皇上所说那些,在朝臣们看来,实在异想天开不顾实际,所耗钱财,远不是现在财政能支撑得了的。
当然。
除了钱的原因,还涉及到了不少人的利益。
皇家科学院的计划在前两天被按照皇帝地 意思初步制定出来,朝堂几个大佬就仔仔细细看过了。
说实话。
看完,他们背脊发凉。
因为。
这看上去是一份建立皇家科学院的学政计划,实际上,却是断了朝中不少人的根子!
其实。
那些跟机巧杂术相关的事宜,大佬们不在乎,但有些话却被赵南星黄立极等一帮人看在了心里。
皇家科学院以及其所涉的十三个分院,涉及到了不少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教育选材改制。
根据皇家科学院建设计划有关教育的阐述,核心点,就是要弱化民间自发私塾教学,即贬废书院,普及和强化官方制式年级教育,即建立公办学堂。
而这这些,正是朱由校根据现代年级教育对现在的科举制度而进行的根本性改革。
像书院之类的不能再负责主要教学,而是由国家主办学堂,招聘专任教授讲师,综合发展学生各个科类,不同于以前科举制度下的只学文而忽略其他学科。
由此也将带来上层的考学制度的相应改变!
而这一举措在那些科举出身的大佬们看来,简直倒行逆施,霍乱学政,动摇了千古以来的孔儒根基。
至于其他教授医学化学物理等一系列其他课程……
在这些文武百官的头头们看来,皇帝简直疯了,怎么能把这些三教九流的学问也拿到学堂,作为升官之学呢?
真这么做,必然改革学制,甚至改革现有科举大制,那朝堂大佬们还怎么输送适合自己的后继官员呢?
这不等于是彻底断了这些大佬们的根基吗?
因此。
他们断然不想让朱由校去开办什么皇家科学院,以及其相关衍生的一切新制度。
除此。
在涉及军事方面,在他们看来,也是有悖于祖宗之法。
张鹤鸣叹了一口气。
他何曾又是真正的支持这些改革呢?
甚至昨天白天,他都想好了该怎样一条一条的反驳礼部和工部所制定出来的皇家科学院建立细则。
但是。
昨天晚上他孙子在庙会上所发生的意外,却让他不得不连夜将之前所想全部推翻,反而支持皇帝,走向另外一条路。
而他刚才在朝堂上照着这思路不断的随性说开,竟让他觉得好像越说越开朗,似乎皇上所做一切也讲得通啊。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回头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龙椅,摇了摇头,双手背负,沮丧的走出了御前大殿。
皇上的马屁,他拍了。
可是,和朝堂中的其他大臣却疏远了,这是官场大忌呀。
……
早朝结束的一个时辰后。
御书房中。
锦衣卫指挥史田尔耕正战战兢兢接受着皇帝的问询。
朱由校端着一杯茶,淡淡道:“自从魏忠贤及其党羽伏诛,到现在也快半月了。该查的也查了,该抓的抓了,该杀的更是杀的一干二净。”
“这在朝堂上本是一件好事,但现在朝堂争空了如此多官缺,也该找一些人来填了。话说,朕之前让你去调查的那些人都调查得怎么样了?”
他眯着眼。
“回皇上。”田尔耕立刻从袖袋里拿出一本小册子,打开,念出了册子上几个名字。“黄道周,何可纲,黄宗羲,蔡道宪……您所提供的这些名字,属下这段时间都已调查清楚,具体到人。只不过,这些人要么刚进仕途,要么年纪尚小,最小不过十二岁,不知皇上您这是……”
“这些人除了在京城的,像黄宗羲等人年纪尚小还在外地,你可曾安排人把他们接到京城啊?”
朱由校盯着对方道。
“接?这……”
田尔耕眼睛滴溜溜直转,一脸懵逼,显得手足无措。
自从朱由校凳杀了魏忠贤,没几天,就给了他两份名单。
一份是杀人名单。
经过这十余天,名单上的人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其中一些人甚至和阉党没什么关系,也被锦衣卫加入了阉党行列。
而另外一份名单则显得奇怪了。
这份名单多达五十多号人,被提供的信息各不相同,有详有略,有些人甚至只有名字,而有些人则能具体到籍贯年纪等等。
不过。
这些人分布全国各地,年纪大小不一,其中大部分的都只有十几二十多岁。
田尔耕刚拿到这份名单,反复揣测,也猜不到皇帝到底是何意思,最后只能勉强猜测这些人极有可能和阉党有着并不明显的牵连,或是在哪方面得罪了皇帝。
他这段时间倒是派人把他们调查得清楚,却并没有打草惊蛇,让这些被调查的人有所知晓。
所以。
自然不可能把那些本在外地,甚至远在南方的名单上的人带回京城了。
“皇上,属下……无能,没有想到这一点。”
田尔耕背脊一凉,立刻跪倒在地。
“呵呵,你要能想到,就真的就见鬼了。”
朱由校翻了个白眼,露出浅浅笑意,倒并没有责怪他。
黄道周何可纲黄宗羲……
这些人可不简单,这些人都是在明末坚贞不屈,宁死也不和女真人妥协,是大明经过历史考验的真正的忠臣良民!
因此。
当朱由校意识到自己成了皇帝,脑海浮现出这些人,现在又有了官缺,自然要将他们重用的。
朱由校朝旁边的王承恩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