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风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钱粮之事我来想办法,你抓好募兵一事,就算人数招满三千五百人,也可以继续征招,雁门一地人员不够就从并州其他郡县招兵,我自有办法。”
“那不知将军预计要扩军几何?”张辽问道
陈风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如果守雁门你觉得需要多少人?”
张辽对此早就在心中排兵布阵无数次了,很轻松的答到:“如果是匈奴平时的秋猎,只需给我四千甲士在加一支骑兵即可。如果匈奴人大举来攻,非万人以上大军,不然只能坚壁清野坚守城池了。”
陈风点头,然后沉声道:“那就按照万人的标准招,兵源有多少我要多少,并州土地并不贫瘠,为何税负如此之低,匈奴年年来,我们年年龟缩回城,城外田地也能跟着我们回城不成?必须御敌于外,雁门乃至并州才能发展起来啊。匈奴连连来此,不知屠戮了我多少大汉百姓。”
随后目光从深邃再到锐利的盯着前方整齐的军阵,说道:“如果不把他们打疼打通,边关永远不得安宁,更是叫这帮胡虏知道,什么叫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为此就算搭上我这条命又如何,不打得匈奴不敢犯境又怎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得起我雁门边关这么多年来浴血沙场的英灵。”
张辽听到万人愣是没敢接话,这陈风如果敢这么干,但凡任何一个官吏揭发那就算有几百张嘴都说不清楚。更重要的是,万人军团的粮饷从何而来,整个并州目前供给的边军也不过两万人。以雁门一地如何做到。。。
但是听到陈风所说,张辽也是觉得一身热血犹如沸油一般热烈滚烫。张辽抱拳大声的道:“愿随将军左右。”
翌日,陈风于郡守府内在纸上书写着,对于汉代就有纸的事情,陈风还是知道的,毕竟前世他就是靠纸发家,对于纸的来源还是可以娓娓道来的,话说众所周知的东汉纸源于蔡伦,故称之为蔡伦纸,其实不尽然,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古人用纸进行书写,西汉早期的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灞桥纸、悬泉纸等等再到西汉晚期的旱滩坡纸。这些纸在后世可是有出土的且有书写内容的。只不过是现在的纸没有后续那么多繁琐的工艺,虽然制作起来时间更长,但是质量却不是很好。就比如陈风刚刚用于书信的那张,纸张并没有多少柔韧性,极易破损,纸张薄厚程度也不一致,再加上纸片颜色繁杂,主体呈灰褐色。而且稀缺珍贵。这就导致了现在纸片的传播性并不广泛,文人墨客更喜竹简。
随后放下笔头,拿起纸张轻轻的吹干墨迹。在看了两遍内容确认无误后把它装入信封当中。随即叫来门口的侍从,“快马将这封信送与丁刺史处”
侍从应诺后转身而去。
陈风正看着离去的侍从背影出神,想着接下来的规划。
门口另外一个侍从却在门外来报,韩庸一行就快入城了。
陈风眼前一亮,对于这个记忆深处非常信任的人,再加上雁门关一战的表现,陈风对韩庸的感官还是非常高的,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为何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呢。陈风只能推断为雁门一役全军尽末。故而没有了后续的故事。
此刻陈风已经起身,整理了因跪作而有些凌乱的长袍下摆。随后大步向门外走去,边行边问,“韩校尉可有随行之人?”
侍从答到,“除随行士卒之外,还有中常侍宋典一行”
中常侍宋典?陈风微微在脑海里面搜罗了一圈,实在是想不起这个人是谁,不过中常侍多由宦官担任,那么也不难猜出,这个宋典大概率是现在权倾朝野的十常侍之一了。
陈风思及于此,却是停下了脚步,转身对着随行而来的侍从说道:“去,通知张校尉,点兵五百随我出城五里相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