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时期,整个朝纲已经乱成不象样了,而四方戎狄却趁侵入,西周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
一天,守卫岐山的官员向周幽王报告说泾河、洛河、渭河同时发生了地震。太史忧心冲冲地对大夫赵叔带说:“这三条河都发源于岐山,怎么可能同时地震呢?想当年,洛河仅仅枯竭一次,夏朝便亡国了,渭河枯竭一次,商朝便亡国了。现在三条河都地震了,这必将堵塞河的源头,估计也要枯竭。一旦这三条河枯竭了,岐山便要崩塌了,岐山可是咱大周发迹的地方,如果真崩塌了,看来我们大周气数已尽哪。”
这个赵叔带是谁?他是周王朝里一位忠义的大夫,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好官。赵叔带,赢姓,名带,排行老三故为叔,食邑在赵城,故以赵为氏,于是便称赵叔带。为何是姓赢呢?因为其祖上姓赢啊。原来,赵氏起源于赢姓,其祖上可以追溯至大禹时期的伯益。
伯益因协助禹治水有功,故受舜赐姓嬴。伯益有一子叫大廉受封于黄国,其后裔非子,在西周封地于秦,建立秦国。伯益的十四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为天子车御,受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于是便以赵为氏,现在传承到了赵叔带这一代了。
这里我们大致介绍一下周王朝的大夫是什么概念。在整个周朝官制体系中,最高领导当然是天子,然后便是卿,卿又可以分上卿和下卿,天子和卿往往组成国家最高领导班子,决定着国家的大政方针。
卿以下便是大夫,大夫可以分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是王朝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最主要的官僚。卿和大夫一般都有封邑,周王朝的封邑一般可以分内封邑和外封邑,所谓内封邑便是指在京畿范围内的封邑,直属于周王朝。外封邑则指各地诸侯,如晋、齐、鲁等。所以卿大夫的级别与诸侯是平级的。
大夫下面便是士,士下面便是民。这个民一般指国民,是指在都城内的自由民。再下便是野人,指在都城外的自由民。最后还有奴隶。
赵叔带作为周王朝的大夫,在朝中当然是算高官了。他对太史说:“天子不理朝政,不体恤老百姓,让奸佞小人当大官,真是令人心痛哪。”
其实,这两人的话在现在看来,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什么山崩河枯便一定要改朝换代了什么的,但在那个时候,天文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许多没办法解释的东西,为了统治者的需要,搞一些解释出来,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