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印象最深的是一个20岁的小姑娘,家里是乡下农村的。听主治医生说她的病史最少也有五年了。这么小的年龄,通常的可能是1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物是无效的。可能乡下的医疗条件和医生经验不足,一直误以为2型糖尿病,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效果始终不太理想。当她来到医院的时候,身材非常矮小,20岁的小姑娘身高可能还不到1.5米。眼睛看东西已经模糊了,两米开外,她已经看不清楚人的面容。心脏和肾脏都受到了严重损害,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眼病都已经出现,情况不容乐观。
甘松每次查房看到这个小女孩,包括她的家人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揪心。20岁,就是花一样的年龄,也仅仅是比甘松小两岁。却要承受这么大的痛苦和命运的捉弄,只有在医院里你才能够明白,健康有多重要。人这一辈子不求大富大贵,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也知足了。甘松经常看到小女孩儿的妈妈在一个角落里黯然神伤,还有几次偷偷地抹眼泪,他的父亲表情很严肃沉默。是啊,为了照顾女儿,他们无法去工作,也无法去赚钱,高额的医疗费用,肯定已经借遍了所有的亲戚。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完善,完全都是要自费的,一场大病,可以让你回到解放前。也许疾病并不可怕,哪怕倾家荡产,能够把它治好也行。但甘松目睹过很多,即使花光了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的积蓄,最后依然是人财两空的结局,那是让人很心酸的。甘松也曾经目睹过,在住院收费处,病人家属和收费人员发生冲突的事情,为一些费用不明白而斤斤计较。是啊,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家人生病,情绪上难免也很激动。特别是那些慢性病,长年累月的治疗,花空了家里所有的一切。
做医生,除了面临身体上的劳累,精神上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当你看到经过自己的治疗,病人的家属也花了很多的钱,但你仍然没有挽回他们的生命的时候,尽管家属能够体谅医生,有些疾病,医生也是很无奈的,但医生面对病人家属的时候,内心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愧疚感。
虽然经过了几个月的治疗,但因为病情耽误了太久,医生也是无力回天。曾经发生过多次危急情况,那天晚上突发状况再次出现,小女孩儿突然的呼吸停止、心跳骤停、意识昏迷。主治医生和护士都快跑过去,抢救室里忙成一团,正在办公室看书的甘松也赶紧跑过去,对她进行胸外按压。有过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心跳骤停的抢救是黄金四分钟,抢救越早,希望越大,所以需要争分夺秒。每一次的按压都是在和死神搏斗,女孩眼睛紧闭、头发凌乱,脸上没有一点血丝,看着很让人揪心,经过大约30分钟的努力,奇迹始终没有发生。医生把家属叫到病房外,甘松隐约地听到医生和家属的对话。已经抢救了30分钟,因为全身处于极度衰竭状态,继续抢救的希望渺茫,医生应该是征求家属的意见,是继续抢救还是……
虽然孩子父母能够预料这样的结局,但孩子突然的离去内心肯定还是无法接受的,伤痛是需要时间去弥合。甘松瞥了一眼,孩子的父母进来了,母亲抹着泪,父亲眼睛红肿,也许是在强忍泪水,也许泪水早已流干。孩子父亲点了一下头,摆了一下手,大家明白,一切都结束了。甘松并没有停下,仍在持续的胸外按压,又继续了大概5分钟。医生走了过来,看了一下女孩儿,依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示意甘松停下来。医生最难过的莫过于没能挽救自己的病人,甘松看到护士走出了病房,去了护士值班室,然后听到了护士在打电话,甘松知道,医院殡仪馆的人马上就会到了。护士和病人家属轻轻地收拾东西,父母看了孩子最后一眼,然后用布遮挡住了脸。
看着殡仪馆的推车远远的离去,甘松的心里难过极了,他走到走廊的尽头,暗暗的流下了泪,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妹妹。甘松原本有一个妹妹,小他三岁。甘松六岁的那一年,妹妹三岁。甘松记得很清楚,在一次玩耍的时候,妹妹跑了过来,轻轻地摔了一跤,然后匆匆的被送进了医院,然后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所在的医院正是甘松实习的这家医院,这也是他们市里最好的医院。那个时候甘松只有六岁,记忆虽然朦胧和模糊,但妹妹倒下的那一幕永远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中,时常在脑海中浮现。那是他幼小的心灵深处,第一次感受到了疾病的恐怖,它可以瞬间夺走至亲至爱的人。甘松脑海中始终有一个困惑,妹妹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什么只是轻轻地摔了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很多时候,医生需要整理资料,所以甘松有两三次的机会去医院档案室帮医生找需要的病例资料,甘松也曾尝试着说不定可以在某一个角落里找到妹妹当年的住院病例档案。也许时间太过于久远,他始终没有找到。即使真的还存在,在迷宫一样的病案室里,也无疑大海捞针。但甘松又不能直接告诉管理员他要查找20年前的住院病例资料。有很多次,甘松想问问父母,妹妹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他都忍住了,20年过去了,他不想再次揭开父母内心的伤痛。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好的医生去治病救人,王兵的电话让他对未来有了新的憧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