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率兵偷袭徐邑,徐邑伤亡惨重,百姓流离失所。
朕当时怎么说的?奉旨回京,不许再战。
可你们手下的将领是怎么做的?
魔王朝的军队已经班师回朝,你们在背后捅刀。你们让魔王朝的百姓怎么想?让魔皇怎么想?
刚说要讲和,朕就派兵攻打,来骗,来偷袭!”
邵皇面色冷漠,一双锐眼直视群臣,继续道:
“白二河,我大邵的抗魔名将,战功累累,其父更是先帝爷亲封的淮阳候。
白二河叛国,你们让朕重罚,朕不念他是有功之臣,还是将他株连九族打入死牢。
你们太猖狂了,还要朕怎么样?
白二河主战,你们不喜欢。
现在朕讲和,你们还要反对,你们太不把朕这个邵皇放在眼里!”
众人齐声道:
“皇上恕罪。”
邵皇看着跪在地上、整齐划一的群臣。
群臣敷衍的姿态行云流水,目中毫无顾忌。
一名大臣站出来说道:
“皇上,叛国谋反,本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皇上没有心软,并不说明皇上不念旧情,反而是大义灭亲之举!”
这名大臣双眼直视着邵皇,仿佛在说:老子说你两句好话,你快给老子面子,赏我个几万两银子。
邵皇双眼死死盯着这位大臣,心里暗暗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
邵皇被太后垂帘听政十年,朝中一多半是太后的党羽,也就是外戚专权。
尤其是外戚刘莽,党羽众多,权势滔天。
剩下的便是中立、间谍、墙头草还有邵皇自己的亲信。
中立的人大多是手握兵权的将军,这些将领打仗是把好手,但没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化,很容易被人忽悠。
邵皇手里没有兵,必须要维护好这些将领。
两国交战多年,已经形成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习惯。
再加上邵皇权力被架空,许多人认识高官却不认识皇上,皇帝与将领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陌生。
这些中立将领虽然重视君臣关系,但也只有邵皇做出符合其心意的决策他们才会支持。
外戚虽然与间谍不是一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眼馋邵皇的位子。
邵皇身边有能力的亲信不多,只有一个能站出来为他说话的纪汉。
现在的邵皇,稍有不慎就会被推翻。
大邵日后说不定是外戚或者魔王朝的天下。
这时,从左侧再度走出一个身穿仙鹤朝服,冠顶红宝石的官员,对邵皇说道:
“皇上,臣也觉得议和有颇为不妥之处。”
邵皇看了来人一眼,直接气得一笑。
“刘莽,你倒是说说看有什么不妥之处?”
刘莽走了出来,转身面向众臣道:
“众所周知,一山不容二虎。大邵要想在元冥大陆立足,魔王朝便是心腹大患。
两国交战几十载, 怎么可能说议和就议和?
今天徐邑损失惨重,明天损失惨重的就是我大邵的边境要塞。
养虎为患,狼子野心,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认为此事不妥。
不仅朝中认为不妥的人大有人在,恐怕魔王朝觉得不妥的人也不在少数。
徐邑和两谊桥的事已经证明,议和是不可能议和的。”
“对啊对啊……”许多大臣们纷纷附和。
刘莽转过身,一脸担忧地对众人说道:
“怕是最后不仅议和不成,朝中众多主战将领还要步白二河的后尘啊!”
此话一出,武官们顿时乱作一团。
纪汉站出来辩解道:“皇上将淮阳候株连九族,是因为其谋反叛国,众位将军又没谋反,皇上怎么可能杀你们呢?”
武官们丝毫听不进去,对纪汉各种问候。
“你那个舌头就该跟太监一起阉了!”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九门提督史留全也站出来问道:
“皇上,刘大人所言甚是。倘若皇上坚持议和,难道我们这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将领,都要被株连九族吗?”
邵皇很想说一句“白二河叛国,你们又没叛国。”
但转念一想,如果这话出口,恐怕真的会有人一时冲动直接叛国。
看着下面唾沫狂飞的几人,邵皇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
邵皇面色阴晴不定,本以为稳妥的局面,却被刘莽一席话炸开。邵皇沉声说道:
“此事再议,退朝!”
邵皇拂袖离开,小太监喊了一声“退朝”,群臣如泄洪般迅速散去。
林关更是抢先一步撒丫子跑路。
邵皇面沉似水,快步回到乾清宫。
目光激动、胸口起伏,正在气头上。
如今朝堂紊乱,政务溃散,邵皇正值危难之际。
他深知,此事如果自己做不好,中立的将领倒向对手那边。
如果对手掌握绝对的兵力,恐怕自己不日将会被逼宫退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