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honestyc.com
字:
关灯 护眼
龙城小说网 > 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 第七十章 无坚不摧的武器
推荐阅读:

第七十章 无坚不摧的武器

杭州城外,宝石山下。

李医和杭州刺史等人正站在地头上,双眼放光地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耕作场面。

这是一片位于李医封地内的、面积巨大的水田,足有百亩之多。

此时,上百名老百姓正在这片水田里插秧,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水田里已扔满了扎成捆的秧苗,东一撮,西一撮的,倔强地矗立在水田中。

与此同时,十几辆牛车正从杭州城的方向驶来。

那些牛车上都装满了绿油油的水稻秧苗,看着就非常喜人。

在城中育苗大棚里培育的杂交水稻秧苗,已长到大约十厘米高,是时候移栽了。

于是李医决定,将这些价值万金的水稻秧苗进行移栽,悉数移栽到了这片水田里。

这片水田是他精心挑选出来,位于自己的封地内,离西湖不远,水源丰富。

其地势又比西湖高一点,不用担心洪涝。

而且这片水田距离杭州城也不远,便于随时过来查看情况及照顾。

在进行插秧之前,这片水田被精心整饬过一番,而且施了很多肥料。

为确保历史上首批杂交水稻能够丰收,李医让人把从西湖挖出来的淤泥运到这里,在水田里铺了厚厚一层。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现在的这片水田,已经变成杭州境内最肥沃的一片土地,无出其右者。

这里忙的热火朝天的同时,在杭州其它地方、在苏州和湖州、以及无锡等等地方。

那些来自汉中的高产稻种培育出的秧苗,也已开始插秧,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所有分到高产稻种的百姓,都激动不已,并充满干劲。

人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发现,这些高产稻种培育出的秧苗更加茁壮,更有生命力!

相比那些普通稻种的秧苗,这些高产稻种的秧苗好了太多!

这意味着什么,每个农民都非常清楚。

这意味着更高的产量,意味着更多沉甸甸的粮食,也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和更大的希望!

此外,在汉中、在岭南、在巴蜀大地、在江南其它地方等等。

几乎所有水稻产地,老百姓们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着,都在一块块水田里插秧。

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分到了高产稻种,但很多农民都学到了新的、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具备一年两熟条件的所有地区,都有一部分百姓采用这种新生产技术,在进行生产!

仅此一点,就能增收很多粮食。

除此之外,一些新作物也在迅速普及,扩大种植范围。

在广袤的关中大地上,土豆和红薯的种植面积已变得越来越大。

用不了多久,这两种能够充当粮食的蔬菜,就能迅速推广普及到全国范围。

李医带到杭州的辣椒和西红柿等新作物,则早已完成育苗和移栽,正在各个温棚和田地里茁壮成长。

说话间,运送水稻秧苗的车队已来到地头。

看着牛车上那些茁壮的秧苗,杭州刺史激动不已地说道:

“公子,这绝对是我所看到最粗壮的水稻秧苗,就连其余那些高产稻种培育出的秧苗也比不上!”

“这样的秧苗,一定能结出天下最好的水稻,产量必定非常惊人”

“公子发明的这种育苗技术、以及插秧技术,都非常惊人,值得向整个大唐推广开来!”

李医转头看了看杭州刺史,然后微笑着说道:

“没错,陈大人,这的确是天下最好的水稻秧苗”

“用不了几个月,它们就能结出天下最好的水稻,带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

“届时,这种高产水稻就可以大范围推广了!”

“与之相应的各种新生产技术,也将迅速推广,以改变大唐农业的现状!”

听到这话,现场只能都用力点了点头,每个人都满怀期待。

随后,那些装在牛车上的水稻秧苗被相继卸下,然后又被老百姓们一一插在了这片水田里。

很快,水田里已是绿油油一片。

就在此时,杭州通判突然骑着马疾驰而来。

来到近前,这家伙立刻飞身下马,激动不已地说道:

“公子,刺史大人,下官刚收到洛阳传来的快报”

“陛下已率领东征大军离开洛阳,直取高句丽!”

话音未落,现场就已沸腾。

“啊!陛下已离开洛阳,大战在即啊!”

杭州刺史直接惊呼起来。

李医则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沉声说道:

“刺史大人说的没错,大战在即!”

“陛下率领东征大军在前方作战,咱们身处后方,就要做好后勤工作”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生产更多粮食,以支援大军作战!”

“谨遵公子教诲,吾等必兢兢业业!”

众人轰然应道,并长揖到地。

接下来,李医又询问了一些有关东征的详细信息。

除了李世民率领主力大军从洛阳出发之外,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率领的先头部队,早在二十天前就已出发,只不过一直保密而已。

按照时间计算,大唐东征大军的先头部队应该已抵达辽东,甚至已投入战斗,跟高句丽人展开了厮杀。

此外,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率领的水军,也于七日前离港出发,从海路直扑辽东。

至此,大唐东征高句丽的大战,已全面拉开帷幕。

听完杭州通判的汇报,大家就开始讨论起这场东征高句丽的战争。

包括杭州刺史在内的每一个人,此时都兴奋不已。

这些家伙都在感慨,并感到遗憾。

自己运气不好,没能参加这场东征,否则也能来个大杀四方,马上封侯。

就算不能上战场厮杀,至少也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聊着聊着,杭州刺史突然话锋一转。

“对这场征伐高句丽之战,公子如何看待?”

“东征大军需耗时多久,才能覆灭高句丽这个撮尔小国?”

“众所周知,我大唐的特种部队就是由公子一手创建,而且公子还发明创造了很多新式武器及训练方法”

“下官也曾听人说过,公子在军事韬略方面的造诣很深,下官很想听听公子的高见!”

说这番话的同时,杭州刺史始终紧紧盯着李医,满怀期待。

很显然,身为朝廷重臣的他,多多少少也听说了一些李医在军事方面的作为,甚至知道的还不少。

李医看了看这家伙,随即微笑着点头说道:

“对于辽东前线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不敢妄下定论”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大唐的实力远在高句丽之上,这必是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

“但是,我大唐军队也不必执着于立刻覆灭高句丽,重创高句丽就足矣”

“由于辽东的冬季苦寒无比,所以这场战事不会延续太久”

“在冬季来临之前,这场战争应该就会结束,不会对我大唐造成什么负担”

听到这番话,杭州刺史等人都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大家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钦佩。

唯有杭州刺史和许别驾是例外,他们对李医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

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十一岁的少年,在军事方面的造诣究竟有多么惊人。

接着又聊了一会,李医就告了一声罪,然后向不远处的一小片水田走去。

那片水田里,在一位老农的指导下,苏瑰和柳非烟她们正在学着插秧。

此时的她们,都已变成一个个泥猴子,却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来到近前,李医二话没说,直接脱掉长袍和靴子,然后挽起裤脚,赤脚走进水田,也开始学着插秧!

看到这一幕,现场所有人都感动不已。

尤其是那些正在劳作的农夫,一个个都眼眶发热。

紧接着,他们就躬下身子继续插秧,干劲比之前更足!

……

傍晚时分,李医才回到家里。

等他洗漱完毕、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出来,刚从扬州赶回来的程伯礼,已在书房里等着他。

刚一见面,这小子就激动不已地说道:

“公子,我听说东征大军已离开洛阳,启程去征讨高句丽了”

“接下来肯定是连番大战,伯明和业成那两个家伙眼看着又能立不少军功!”

“我们要是能去辽东就好了,到时我一定要砍了泉盖苏文的狗头!”

很显然,听说东征已拉开帷幕,这家伙再也坐不住了。

李医看了看这家伙,然后微笑着摇头说道:

“你们暂时还不能奔赴辽东参战,等时机合适,我自会给你们上阵厮杀的机会,不必着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