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决战之后,官军并未停止追击,甚至连清点俘虏和战利品都没有超过一天,便继续以几乎全部的骑军兵力,由徐晃带领,一路向北追赶而去。
理所当然地是,袁绍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残兵败将, 开始被不停地追逐着。
每撤退到一个地方,还没好好地吃口饭,睡一觉,追兵便锲而不舍地继续追了上来。
从易水河畔开始,袁绍先是退到了易县,紧接着被撵到了涿郡、良乡, 很快他就回到了这次南下之旅的起点——公孙瓒死亡还不到一个月的蓟县。
蓟县已然残破不可守,可徐晃却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得益于袁绍军之前在幽州执行的颇为坚决的坚壁清野策略,幽州不仅民心完全不在他这边, 而且物资、人员都极度匮乏,袁绍身边的军队开始越打越少。
大片大片的士卒,开始成建制地逃亡、倒戈,甚至有不少士卒公开在袁绍的亲信将领面前说,你就是把我们的脑袋给砍了,我们也不走了。
士卒确实疲敝,以两条腿来时刻不停地撤退,而官军追兵则基本都是骑军。
心理和生理双重的折磨,对人来讲是极为崩溃的。
于是一路被撵鸭子式的追逐,等到了右北平郡的时候,袁绍看着身边所剩无几的军队,已经不打算把人马带回去了,他只打算自己带着亲信找船出海, 跨过渤海湾,回到青州或者冀州南部。
当然,对于后者袁绍已经不太抱有信心了。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得到袁绍已经无法阻止抵抗并在幽州立足的消息后,官军开始分兵向南攻略冀州南部。
这一过程按理来说是非常复杂的,袁绍在冀州经营了数年,冀州本地的士族、豪强力量又格外地强大。
但易水一战后,近十万人的民夫部队被官军接收,这些人成为了官军最好的工具。
在遣返他们回家乡的路上,官军就可以顺路完成一切占领工作,而且还不需要付出任何人力上的代价。
这些民夫数量庞大,且对冀州本土知根知底。
——除了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冀州的常山郡和中山国本就在官军的掌控之中,顺理成章地,朱儁率领的官军在南下赵国、魏郡、巨鹿郡、安平国、清河国,东进河间国、渤海国的时候,基本都没有遭到任何成建制的抵抗。
整个冀州都被顺利地纳入到朝廷的统治范围内,而青州的袁谭由于面临着西面的曹操和南面的刘备,根本就不敢派出任何支援的力量,或者说,他的力量也仅仅对于固守青州够用而已。
而随着这个冬天最后一场战役的结束,整个天下的各路诸侯,在陆续受到战报后, 也开始了大同小异的反馈。
这种反馈,逐渐汇总到了始终留在易县这个幽州和冀州的交界处坐镇的刘弋手里。
“袁绍逃到了右北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