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个美女并没有其他意思,可是,却被这位门客放在了心上,隔日便上报平原君,说:平原君的姬妾损害了自己的尊严,请求平原君处理,平原君当时并没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那个门客有点小心眼,见平原君无动于衷,就在门客圈里制造舆论,于是,便传出了平原君爱美女超过爱门客,最终,导致平原君门下门客日渐稀少。搞清情况后,平原君当即下令杀掉了那个莞尔一笑的可怜美人,这一举动使门客们又重投他的门下。
虽说,平原君对这群门人有点矫情了,但是,这些门客在关键时刻还真起了不少作用。在邯郸被围困后,楚国不肯起兵救援,这时门客毛遂脱颖而出,果真说动楚王相救,为赵国立下奇功。
除了平原君外,四公子里还有位孟尝君,也靠着门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孟尝君手下的门客千奇百怪,有会犬吠的、钻狗洞的、学鸡鸣的,就是这群怪人帮他逃出生天,免落得客死秦国的下场。
很多人说,孟尝君在知人善用这方面值得称道,但是,王安石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孟尝君只是一群盗徒的首领罢了,根本不配称作知人善用之士。齐国国力强盛,只需一个真正的人才,即可击溃秦国,哪里需要这群盗徒?
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见孟尝君门下这群鸡鸣狗盗之徒混得风生水起,一定不会投入孟尝君门下与这群家伙平起平坐。
王安石先生的言论,个人认为十分中肯。我国历史上就有一位统治者得一贤者开创一国,他就是汉朝末期的蜀君刘备。刘备并不会像孟尝君一样结交那些怪人,而是找天下最贤能的人,然后,谦恭的请入朝中。
诸葛亮的确是绝世之才,还未出仕就已向主公提出三分天下的理论,把未来的局势分析得非常透彻。在出仕后,这位贤相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蜀国,帮助主公无中生有,建立了皇权,在鼎盛时期甚至有吞并天下的趋势。
可以说,诸葛亮正是王安石先生言论中的最佳例证。
燕昭王曾听手下郭隗讲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昭王效仿前人,修建了一座黄金台,用以招纳贤人。燕昭王的一颗求贤之心被传遍中原,能人志士纷纷从各地前来投奔昭王。乐毅就是这群贤人中最有能力的,昭王十分看重他,命乐毅率领燕兵攻打齐国,险些灭掉了齐国。
之后,燕昭王不仅让自己报了曾经的灭国之仇,更将大块齐国土地纳入燕国版图。
齐桓公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为天下第一强国、霸主。结果,失去管仲,就失去了霸业,甚至,自己死后三个月都没能下葬。魏文侯用李悝变法,使国家开始富强,后来,又重要吴起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用乐羊夺取中山。战国时魏国是第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可以说,这都是他重用人才的结果。
还有一些例子证明,“人才”的重要性是远超于“人心”的。任一个君主再贤明,再有决心,倘若对待人才买椟还珠,肯定会走向灭亡。就算是一个街头痞子,倘若知人善用,很有可能闯出一番大事业。这里,抛开后来烹狗煮兔的举措不提,刘邦和朱元璋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古代的人心重要不比现在差,这也是为啥耶律隆续为啥老提人心之上,在他看来只有自己得了人心,才能得天下,如果自己连自己的人心都没有又怎么得天下,不过长安的事情总算告一段落,真正的长安的战场也慢慢结束,洛阳的情况才真正刚刚开始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