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治、行、能、劳,虽然说取五种能力的平均值,有的官位还是设有最低标准的,比如说“行”德行,一个人要是没有德行可不行,自然无法跨过六品官位,三品官位,一些必要的规定还是要有的,总不能让一个德行败坏,杀人放火,却有才能的人当官吧,那样的人当了官做起恶来才是最大的灾难。
其中‘劳’,年龄的评分较低,总不能让你没有能力还霸占位置,有能力的人却是上不来吧,
‘治’、‘功’、“能”三种的评分较高。
而且为了相对的公平些,比如说当县令,有的地方容易有功劳,有的地方不太容易得到功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内阁的意见是将容易获得功劳的县该怎么算怎么算,而不容易获得功劳的县可以在评定出来的功劳上面稍微提高一些。
嬴政也觉得挺不错,再看到功劳的记录和检实方面,不是很满意,记功和查实都是吏部,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将会动摇大秦根基的。
想了想道:“功劳查实除了考功司查实外,廷尉府可以设置检查部,专门负责所有功劳的核实。国正监下设监察部,负责监察廷尉府检查部,吏部的考功司,功勋司两司。”
老廷尉和国正监监正起身道,“老臣,谨遵王令。”
殿中众位大臣对于嬴政都快奉若神明了,他们几次廷议讨论都认为是比较完美的了,而嬴政仅仅是看了一眼就找出问题,还提出解决方案。
嬴政看完道:“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孤有两点要求,第一,有些地方的建设是长远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有提出这种完整方案并开始行动之人的功劳标准需要重议,下一位接任者,不得停下,继续努力,仍然有功。总之孤就是要诸位知道,结果重要,过程同样重要。第二,对于功劳的评定,除了按照标准外,再加上一条,百姓的认可和风评,这个只是作为参考,不过一定要将百姓对此人为官的看法写在上面。”
“诺,”王绾起身道。
嬴政又道:“军功依然是按照二十级爵位制来算,不过,三品以上的武将立功就要用朝廷的功劳制来评定功劳。”
“军机阁遵王令。”魏冉起身道。
“诸位臣公可还有需要补充之处?”嬴政问道。
“禀王上,臣有一事需要王上定夺。”张仪起身道。
嬴政道:“何事?”
张仪禀道:“若是推行功劳制,遇到贤才,而又恰好需要这位贤才,贤才也愿意为我王效力,若是让其担任高位,无有功劳,百官不服。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此贤才又是某一方面的翘楚,若是不让其身居高位,如何施展抱负,为我王解忧?”
这事嬴政也想过,心中虽有定计,还是想要听听张仪等人的看法,道:“武信君可有解决之法?”
张仪道:“很简单,让贤才和不服者比试一番,能力超群,自会得到认可。”
“这岂不是纸上谈兵。”一位大臣道。
张仪笑道:“纸上谈兵有何不好?”
嬴政也是笑道:“就依武信君所言,纸上谈兵为引,实事求是为基。”
众臣深以为然。
嬴政又道:“功劳制既已完善,五日后朝议之上公布推行。”
“王上英明。”殿中大臣附和道。
众臣离去,嬴政又把诸葛亮请回来道:“请问先生,咸阳有位大贤,政应该如何做才能表达政之诚意,请其入内阁辅助于政。”
诸葛亮羽扇一摇,笑道:“见贤而急,用之,方显我王之诚意。”
嬴政一听‘妙’,道:“不愧是孔明先生。”
诸葛亮微微一礼,表示愧不敢当。
诸葛亮离去,赵高进来禀道:“禀王上,已经查到六国攻我秦国三路大军的策划之人。”
六国发生过几次攻伐秦国之事,但都是从函谷关一路,此番竟然是三路攻伐,若不是早有准备,让燕赵十万大军夺下函谷关,秦国真的可以说灭亡只在一线之间,
三路攻秦,一环扣一环,能计划出这样的伐秦策略绝对是这个世界军事能力数一数二之人。
“何人?”嬴政有些急迫的问道。
“孙膑先生。”赵高回答了一个在嬴政意料之内,情理之外的人。
“不是传言他随着其祖孙武一同隐居了吗?”嬴政又道。
“这是魏国放出来的瑶言,孙膑先生被魏国秘密囚禁着。”
赵高说出了个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