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一通计议下来,待出了宫外,时间已经快近中午了。
林啸和特战小队会合后,简单吃了点干粮,便去军营取了马匹,嘱咐留守的排长提高警惕,好好协助南宁的治安,一行人就策马往果化疾驰而去。
……
林啸他们还在匆匆赶路的时候,果化镇的战斗,已经达到了白热化。
刚过巳时,孙可望便下令开饭,半个时辰后全军开拔,直往果化而去,不到未时便已兵临城下。
孙可望令马进忠营为前锋,白文选营为后卫,自己亲率冯双礼、马宝等大将为中军,前后照应,仔细搜索山脚附近的树林,确认没有伏兵后,便迅速把果化镇围了起来。
果化镇,建在一段弯曲的江岸上,因其东、北两面临江,只需围住西、南两面,便无人能逃脱,因而仅凭马进忠的前锋营,便能同时攻打两面城垣,中军主力都远远地在后面观战,松松地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因江边平地有限,果化镇并不大,略显低矮的城垣,镇内只有纵横两条主要街道,这里原先是个驻兵的卫所,因此百姓的民居并不多,两侧房屋几乎全是兵营式样,因而这些房屋中,倒是有许多由石头垒成,颇为坚固。
李元胤不是泛泛之辈,面对数万人的围攻,他作好了苦战的打算,并没有把所有士兵都部署在城墙上,而是藏起了大量的预备队。
他让三千新军步卒藏于城内,一部分弓箭手爬上主街道两侧房顶,其余的士兵则躲入屋内隐藏待命,剩余的一千余禁军骑兵则聚集于城北一带纵深之处,随时准备反击。
城垣上,他只布置了一千左右火铳手、弓箭手和朴刀手,因为他有郭景云的九十来名强军助阵,完全没必要把所有人都赶上城头挨炮。
除了郭景云的一门迫击炮外,城垣上还布置有十多尊轻型青铜虎蹲炮,以发射小铅子、碎石为主,可惜射程不到一里,只能用于轰击攻城散兵。
布置完这一切,全身外伤未愈的李元胤命人请来郭景云,郑重地把城头的防务全权托付与他,自己则命人搬来一把椅子,端坐于城楼之上,无论谁劝,都不听。
郭景云很沉得住气,一直趴在城头观察敌军动向,身边三名迫击炮手安静的等待着命令,侦察班全体战士趴在稍远处的城垛间,作为预备队使用,以及保护迫击炮手的侧翼。
这里是西、南两段城垣的结合处,迫击炮架设于此,两边都可以照顾到,省却了频繁移动阵地的麻烦。
其余两个排各加配一挺机枪,各自在排长的指挥下,分散于明军中间,分别负责两段城垣的防守;司务长带着炊事班则在城门附近逗留,一边负责看守、搬运弹药,一边还要协助警戒城门的防务。
不多时,大西军阵中的大炮就出现在了阵前。
这次,他们很谨慎,步军阵全都列队在两里开外,并不急于攀城,静静地等待着大炮的轰鸣。
这次孙可望携带的火炮中,除了数百尊各种轻型炮,光红衣大炮就有二十多尊,这种炮最重的达到了五千多斤,需要六到十人配合才能操作,炮管长约三米,口径约有100多毫米,发射的铸铁炮弹相当于西方的18磅野战炮,而这种炮的射程,根据装药量的不同,最远可以达到三里以上,加上炮弹落地后弹跳滚动的路程,其实际威胁高达五里左右。
现时空中,比这种炮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还有,但由于实在太重了,已经不适合野战了,只能固定于重要城市的城墙之上,作为守城利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