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报纸和杂志则颠覆了这一切,每一次从广东送过来的报纸,都让张煌言爱不释手。从诸多理政院颁布的种种政令解释和宣导,民间一些舆情的反馈,乃至于《国声》杂志上“大儒”马恩讲解的诸般新意,后来又有各种读书士子,包括王夫之这样的名士都开始在上面论学,更让张煌言极为看重。
张煌言甚至还日日捧着报刊杂志在做读书笔记,重要的内容他要抄写下来,反复研读,之后又会写下一些心得和见解。最近张煌言已经开始反向开始给报刊杂志供稿了。
张煌言还在给白明修的信中这样夸赞报刊一物:“……报纸杂志时时刊发,流传于民间,连士子与朝纲,推教化于黎民,广开言路,洞悉民情,为亘古未见之善政也。”
自己困于浙江沿海,倍感孤独寂寥,只有通过这些手段,张煌言才感觉到自己仍于反清复明的大事有些许参与感。所以张煌言时不时就要跑到海边来,期待看到从广东来的船舶于此靠岸。
两人站了一会儿,杨冠玉劝道:“阁部,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回返吧。”
张煌言今天又没等来船,略微萧索,颔首应下。
不过就在他们刚想要离开的时候,张煌言远眺海平面,似乎看到了依稀帆影。
“咦,冠玉你看,那边是不是有船?”
杨冠玉本想说是阁部大人想得心切而眼花了,可是他放眼望去,似乎真的看到了船的影子。
过了一会儿,帆影更加清晰,甚至也更加密集了。
杨冠玉惊呼:“好多船!”
张煌言整个人已经躁动起来,“看到没有,打的是我大明旗帜,是广东派来的水师,哦不,现在称呼海军了。如此多的船舰,定是太子派遣人马来浙江,助我义师抗清的。”
“那船……好大啊!”杨冠玉看清了最当先的一艘巨船,漆黑的船体,看上去威武霸气。
等到船舶驶入港湾更近,甚至马上就要登岸的时候,张煌言已经看清了那艘船体漆黑、巨大无比的舰船上打着的旗子——大明太子监国朱。
“太子的旗号,是太子的旗号!”张煌言已经无法淡定,他万万是想不到,自己做梦都想拜见的太子监国朱慈煊,居然亲自率领大明海军舰队来到了浙江,就出现在他眼前的港湾之中,这让他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一场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