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本地马,这些新来的战马明显高大壮硕许多,虽长途跋涉过来,却不显疲态。
“皆为代地良驹,薪武精心挑选的。有了这些马,我智氏骑兵威力更增啊。”拍了拍浑身的尘土气,骝笑着答道。
“都说燕代多良驹,我之前还不以为然,此刻算是无话可说了。”智朗有些感慨的道。
他之前并不觉得不同的战马能有什么区别,不过,看过这些真正的良驹才知道,差别大了。
体格跟力量差距暂且不提,别的冲刺速度,耐力,差距更大。
“家主!这些战马每日消耗不小,何时送走?”骝说道。
“送到屯留,让士兵替换战马!对了,只为薪地士兵替换,多出来的战马在本地存着。”
“这……”
骝却有些奇怪了,这显然不是智朗的风格。
智朗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没什么好奇怪的。接下来智氏会有大变动,武力必须握在手中。”
骝点点头,“我明白了。”
他的优点就在此,智朗不说的,他就很少过问。
“家主!还有一事,智宽托我问一句,赵氏的那些俘兵,该如何处置?”骝接着说道。
要知道,赵氏当初可是有大量俘兵的,加上后来在各地俘虏的,至少有两万人。如今通道修好了,城池也完工了,那些俘兵如何处置?
“这倒也容易,赵地要修驰道,还得他们去!不过,如今不同以往,对那些俘兵也要区别对待。把有五十户邑以上的军官挑出来,剩下的士兵,选出听话的,放他们自由,还要重新奖励他们耕地跟财产。”
“这么说,赵地要设县?”骝说道。
如果要分封,那智朗根本就不会奖励那些俘兵了,而是直接把所有事务跟人员交给要分封的人。
智朗点点头,有些感慨的道:“我这几日就会把薪武召回来,你心中也要有所准备。”
他一直都很清楚,改革不易,而且极其危险。所以,从一开始,智朗就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了赵地。
相比等级固化,利益层叠的智氏,被打烂了的赵地才是改革的绝佳之地。毕竟,改革的本质就是触动少部分人的利益,来让更多的人收益,说白了,就是社会利益再分配。而赵地的各级贵族早就被清理干净了,改革难度自然也更小。
一旦智朗在赵地完成改革,大量新的利益获得者将出现。不管他们是赵人还是智氏之人,为了维护已得利益,都将是智朗最值得信赖的盟友。到那时,改革的大势才能算成了。
……
随着气温一路走低,北风吹了起来,冬天离得越来越近了。
而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屯留,“搬家”也终于完成了。
不过,智朗却并不愿意去屯留处理政务,而是选择留在薪地。
这当然问题不大,智氏各地的封邑不用智朗去管,政务的重心其实是那些县跟赵地。正巧,智氏设的县多数也在北方,赵地离得近,在薪地接收消息同样方便。
结果就是,屯留名义上是宗庙所在,聚集了不少族中长辈跟族人,但却成了空架子,各地来的政务全部汇聚到了薪地。
这显然又是智朗故意而为。
搬家到屯留,是因为薪地在这,有倚仗;而宗庙意味着大势,必须也在手中。
那些族人跟长辈也是一样的道理,散落各地难免捣乱,必须也掌握在手中。干脆把他们聚起来,却又不让他们接触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