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正文卷第870章:言和者,以卖国罪论处从今天朝会上的争议上说,杨广认为启民可汗贿赂大隋的策略实际上已经奏效了,此法加剧了大隋中枢的纷争,成功让大隋朝堂一分为二。不过好歹利弊是可以转变的。至少,他本人就因为启民可汗这一手,发现大隋中枢存在他以前所不知的问题。
比如张衡说的好心办坏事的文官和伪儒,这种人文采斐然、能言善辩,在士林之中名气极大、拥有不计其数推崇者。而且他们不但不怕杨广、议事堂宰相、三省六部主官,甚至认为自己与这些大人物斗得厉害,越能彰显出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谏的良好品质,哪怕是被处死了,日后也会青史留名,有无数后人所敬仰。
正是基于这种好名,他们每当为了论证自己正确性,往往死不认错、一路黑到底;一旦他们胡说八道起来,危害之大,远超贪官、庸官、不作为官员。
但是如果说他们是坏人,那也不对;因为他们虽然没有半点实干之才,可是一个个都是人品极好、让人无从挑剔;如果遇到贪官污吏,他们比谁都恨,你若不杀,他们还不依不饶了呢!
面对这帮既可恨又可爱的人,杨广这个当皇帝的也是大感头疼;既然正常办法治不了他们,那么只好从他们好名这一点来办了。只有如此,才能令他们有顾顾虑。
当然了,杨广心中也知道这个群体完全不一样,比如说薛道衡和李纲、徐文远,他们真正是这样的人;而李圆通之流,实际上是投机者。
然而他此时也没办法分辨,而且双凑到一块儿,自然只能以一个办法来处理了。只有让他们吃了教训、吃了苦头,以后说话前才会动一动脑子;若不然,根本就治不了这帮好心办坏事的人。
与薛道衡和李纲、徐文远等人相比,李圆通对于这个“不痛不痒”的惩罚却是没有放在心上,他要是那种在乎名声的人,岂能当到大隋王朝的刑部尚书?只要刑部尚书这个职务没有丢失,谁能拿他如何?谁敢拿他如何?
至于无能之辈的谩骂,既不疼不痒又不死人,更不会影响他升官发财;只要他们喜欢骂,那就尽管骂好了,无所谓的。
只是圣人乾纲独断,非要听信杨集和高颎、杨达、张衡等人馋言,他日一定会引发士林学子、士族群起而攻;到了那时候,他就不信圣人仅靠着这些媚上馋臣,就能管好万里江山、管好五千多万百姓!
杨广目光扫向下方群臣,沉声道:“自阿史那土门取柔然而代之,突厥人屡屡南下劫掠、杀戮,犯下累累血债。今之启民如其先祖野性不改、背信弃义。然我大隋一些官员领大隋之俸禄、食百姓之赋税,却不思克敌制胜之策、求一家苟且之安、妄谈畏敌投降之论,更于朝野蛊惑人心。其罪之大,远胜突厥人。日后再敢言和者,以卖国罪论处。”
停顿了一下,杨广又说道:“至于草原各部之事,就按张卿之言所办。”
众臣正自心思各异,一听杨广这么说,纷纷站起身来,轰然应道:“臣遵命!”
“今天朝会,就此作罢!”杨广想到一事,又说道:“群臣且回皇城官署处理国政;议事堂诸相,三省六部、御史台、九寺主官次官留下。”
“臣等告退。”群臣纷纷拜别,而后陆续退出大殿。
待众臣离开,杨广向留在殿中重臣们说道:“到同明殿议事。”
说着,便起身而去。
张衡之前提到职事官里还有很多留之无益、用之有害的冗官冗吏。这个事,杨广一直记在心头。只不过怎么裁,裁哪个职位、裁哪些人,都是十分让人恼火的问题,要是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大动荡,所以此事还要好生思考、商量才行。
。
。
。
。
鸿胪寺驿馆一栋阁楼的的房间之内,突厥前行使者康鞘利与一名鸿胪寺从事在谈话。
康鞘利三十岁出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粟特人。李渊史上在晋阳起兵的之前,早有准备,他生恐自己打不过朝廷、反王们,便听了李世民的建议,向突厥人称臣,同时为了获得突厥在军事力量上的全力支持,他还给始毕可汗写了一封信、与始毕可汗达成了一个协议,信上说“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意思是说当今天下大乱,我要也起兵反隋,如果你能帮我,无论我打下哪里,那里的人口和钱财,都给你。
有了这个“李渊”为先例,李家子孙便以此为祖制,安史之乱时,他的子孙唐肃宗用这种办法向回纥人借兵,唐肃宗和回纥人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后来回纥人攻下关中,把关中洗劫一空,留了个空城给唐朝。
可以说,李家父子是开了一个极坏先例的人物,致使后来的反王以此为例,纷纷引异族入境、争夺天下。于是王夫之便在《读通鉴论》上说“唐起兵而用突厥,故其后世师之,用回纥以诛安、史,用沙陀以破黄巢,而石敬瑭资契丹以篡夺,割燕、云,输岁币,亟病中国而自绝其胤。”
而史上的始毕可汗便是因为李渊之所承诺,令康鞘利率领突厥大军帮助李氏父子夺取天下,虽然“史书”只说突厥人出了战马,还粉饰说成功的骗了突厥人,然而事实上却是“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
对于这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就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上说“吾民族武功之盛,莫过于汉唐。然汉高祖困于平城,唐高祖亦尝称臣于突厥,汉世非此篇所论,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
康鞘利此时虽然名声不显,可在突厥却是被寄予厚望俊杰,他现在是启民可汗所任命的附离万夫长,效力于阿史那咄吉帐下,这番南下,便是为了“议和”打前站。
时间尚早,康鞘利却已吃好了早饭,他一边拿着一根竹签剔牙,一边笑着向李孝常说道:“还真别说,大隋不愧是天朝上邦,厨子的手艺就是不错。同样是肉食,却远比我们突厥做得好看、好吃。”
李孝常看了粗鄙康鞘利一眼,眼中不屑之色一闪而没,微笑着介绍道:“康使臣有所不不知。我中原一向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做出来的美味佳肴要求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