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朝堂上呼声一片,都是请太上皇息怒。读书人的体面在蒙元时期,真的低如尘埃。哪怕蒙元的皇帝也曾有意识的缓和民族矛盾。但是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就是‘臭老九’。
朱允煐这个时候也站出来了,平静说道,“传旨,让锦衣卫即可缉拿闹事之人。刑部、大理寺、礼部协理,朕要知道那些学子为何闹事!”
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在低调许久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哪怕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么些年下来,其实锦衣卫一直都没有裁撤,也是一直都是在办案。
只是这样大张旗鼓的让锦衣卫参与到一些调查当中,这也是少见的,甚至是让人猝不及防。会让人想到胡惟庸案、想到空印案,想到了当初锦衣卫诏狱人满为患的那段恐怖岁月。
文武百官在想些什么,朱允煐其实不是特别在意,他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效果。锦衣卫需要一个由头重新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正大光明的完成回归。
老朱似乎是翻阅着会试贡生的名单,有些嫌弃的说道,“为何没有曲阜学子?”
朱允煐连忙说道,“回皇爷爷,孔圣祖地此次未有举人赴试。”
“这孔圣人的子弟,也该好好进取。”老朱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一次春闱如此糊涂,士林也是议论纷纷。令人传衍圣公赴京,诏天下大儒入京。咱要朝堂论礼,咱要给皇太子择师!”
嗯?
嗯!
一瞬间文臣们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这个时候颇为激动,他们看到了朝堂重用文人的信号。在大明开国后,那些粗鄙武夫嚣张跋扈太久了,现在也该是读书人出息的时候了。
以前那是没办法,那些粗鄙武夫不讲道理,你和他们讲理,那些人讲不过就动手。再者就是皇帝的有意偏颇,也使得那些武勋一个个的嚣张跋扈、有恃无恐。当然皇帝慢怠读书人,这也是很多人心里有数的,但是也无可奈何。
大明现在要开始重用读书人了,大明现在要让那些嚣张跋扈的武人低调起来了。
当代衍圣公要入朝堂了,大明要朝堂论礼,这都是对于文臣们的重要活动,这都是大明要重视文人的一个信号,由不得这些一直被压制的文臣们不激动。
更加让他们激动的,大概就是要为皇太子择师了。
其实‘先皇’是有大儒指导,宋濂算得上是朱标的半个老师。而如今的今上,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的老师。他小时只是和一众皇室子弟、勋贵子弹在大本堂读书。
虽然哪怕有人说今上幼时就好武事,只是很多人也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今上幼时就异于常人,十分聪颖的今上举一反三、今上只是不愿意好好的学儒家而已,这一点茹瑺再清楚不过了。
而现在呢,大明要为皇太孙则师了,显然就是大儒了,这可是未来的皇帝啊。一旦储君开始重视儒家,读书人的体面很快就有了。
对太上皇不抱太大希望,对今上可能也没办法有过多的期待值。那就好好的培养储君,只要储君以后登上了大宝,读书人就可以扬眉吐气了,说不定可以做些大事、施展抱负了。
老朱在朝堂上发了一通脾气就走了,而朱允煐继续在主持朝政,还是迁都、用兵的事情。也包括即将开始春耕等等,这都是朱允煐这个皇帝需要重视的事情,可不能马虎大意。
虽然老朱提前离开了奉天殿,虽然现在也都是在议论着一些朝政。只不过奉天殿上的气氛并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很多人也都是在想着自己的一些心思。
或许是在担心这一科的举子们的遭遇,或者是在考虑着朝堂论礼,也不排除有些人在想着诸如大儒之类的事情。
不过该做好的事情肯定还是需要做好的,还没有下朝呢。而且就算下朝了,也需要去坐堂,大明的俸禄可不是那么好拿的,皇帝都是工作狂,文武百官自然也就需要跟着一起拼命了。
这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朱允煐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老朱坐龙椅的时候是这样,小朱坐了天下也是这样的一个待遇,不会有太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