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吴王府,此刻看起来更加的蓬荜生辉了,更加的贵不可言。
走在前头的是老朱,落后老朱半个身位的是小朱。这两位是大明的执掌者,这两位也是给了吴王朱允熥无尽荣耀、荣华富贵的根源,他们才是整个大明最尊贵的人。
在太上皇和皇帝的身后,跟着的是徐辉祖、常茂,是沐春、冯诚,这是大明顶尖的外戚,也是有着不少实权的顶尖勋贵。这四位,无一不是国公的爵位。
而常升、徐膺绪这些人,他们只能不远不近的跟着,只需要带着耳朵跟上也就行了。
朱允煐走在前面,慢悠悠开口说道,“市舶司为大明带来不少海外好物,宗室、勋贵也跟着沾光。”
若是在朝堂上,只要朱允煐说了这些,想来肯定是有着不少的歌功颂德。很多的文武大臣也都知道市舶司一开始不算强大,是当时的皇太孙朱允煐力主兴建海船、下南洋。
朱允煐继续说道,“前些时日得到奏报,安南国内乱,权相弑君自立。”
徐辉祖这些人只能继续听着,想要知道皇帝要继续说些什么。
朱允煐也没卖关子,继续说道,“安南此地无比重要,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若是控制住安南,南洋诸国尽可掌控。”
沐春这个时候则说道,“陛下,南洋诸国多蛮荒,此地瘴气弥漫、多是丛林。朝廷若是动用大军,怕是负担不轻。”
对于沐春的话,老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老朱是一个保守的人,他对于治理好大明的江山就很满意了。他防范的敌人也一直都是北边,对于南边的敌人从来都没有放在眼里。
而且老朱也有一些想法,觉得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也就是说老朱对于对外扩张持比较保守的态度,觉得大动刀兵的话可能会成为朝廷的负担,这是一个相当不划算的事情。
更何况南洋诸国,也不一定就是那么好占据的,哪怕大明兵强马壮也不好打。更何况在老朱的眼里,南洋诸国真的没有什么好处可得。
历史上的秦汉乃至圣堂,也都是想要开发岭南,这都让朝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难度确实很大。而南洋诸国,那可是比岭南更南,那里的瘴气、丛林以及彪悍的民风,也确实不好征服。
朱允煐很平静的说道,“咱的锦衣卫、东厂暗探这些年也没少过去,占城稻想来你们也知道。产出颇大不说,南洋诸国盛产水稻,基本可以做到一年三熟,比起咱大明江南还要盛产水稻。”
说完这些,朱允煐朝着王承恩招了招手,王承恩立刻捧来一个托盘,里面放着一些折子。
老朱取过一份折子,认真的开始看着。而徐辉祖等人,自然也都是要认真的去看着折子。而朱允煐这个时候就可以闲下来了,坐在亭子里悠闲的品着茶。
越喝越觉得熟悉,这茶叶肯定是大红袍,这肯定是朱允熥那混小子弄来的贡茶。
在大家仔细看着这些情报信息的时候,洛根还是非常有耐心的,一点都没有着急,也不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好催促的。
老朱放下折子,对朱允煐问道,“皇帝,南洋诸国除了盛产宝石,也盛产金银铜铁矿?”
“皇爷爷,咱的东厂、锦衣卫的探子可不能小觑,三教九流人物都有。这些年咱去南洋买卖,也暗地里让一些人过去制地图、寻矿脉。”朱允煐得意洋洋,对老朱说道,“看起来,不算差。”
对于这些事情,老朱可以说是尝到了一些甜头的。比如说现在的大明有着源源不断的白银流入,石见银矿的规模越来越大,开采出来的白银越来越多,老朱早就乐疯了。
而朱允煐继续说道,“南洋诸国也有诸多矿藏,只是那边的人冶铁、开矿的本事比较差,开不出来。咱也觉得,咱大明地大物博,只是南洋诸国也有不少可取之处。”
朱允煐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也让不少人感觉到有些受到冲击,或者是有那么一些难以理解的。
哪怕经历了契丹人、女真或者是蒙古人数百年来不断的侵扰,可是华夏文明当中,本能的将这片土地试做天地的中心,觉得这片江山地大物博,基本上是看不上那些化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