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所有记者一时沉默下来,在场的都是年轻的娱乐记者,接受力更强,不像一些文艺圈子的人,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立刻多少都被受到了影响。
“陈昕……”
“不好意思,今天的采访到此为止,已经超过时间了,一不小心就说多了。”
陈昕看到助理江江的提醒,赶紧认真说道。
这些记者见确实超过采访半个小时,只能方陈昕离开,他们也赶紧离开剧组去发表文章。
陈昕中午接受完采访。
当天下午各大网站、论坛上就已经因为他的言论,开始了各种争论。
第二天随着纸媒、电视台各种线下媒体报道他的采访,他的各种对那些《英雄》批判观点的批评,也在京城文艺界终于传开了。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他的关于《英雄》的各种不随大流,甚至对一些记者观点的反驳,成了所有人争论的焦点。
“我看到有记者说,希望《英雄》是《出师表》,结果让他失望了。噢,就是那位说他听到有同事首映时,看电影太乏味睡着了,结果人家澄清没有的记者写的文章。
我就不明白这位记者了,在他眼里,秦始皇还不如刘备,值得人追随了,秦始皇怎么呢?传了两千年的暴君,到了这个年代,考古学那么发达了,还有人不了解就扣帽子的。
其实,文艺作品的首要功能是审美,教化只是一种附带的效果,因而是可有可无的。有人说《英雄》主题太空太大,剧情简单,其实我不这么看。
《英雄》其实是一部很有抱负的电影,故事貌似很简单,但讲故事的手法可不简单。事情的经过其实有三个版本!
无名陈述一个版本,秦王质疑猜想一个版本,后来说开了,无名又讲了所谓真实的一个版本!
如果看电影比较多一点,可能知道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得益于大师的经典之作,“罗生门”已经成为一个常用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些错综复杂搞不清楚真相的事情。
《英雄》的叙事方法就类似于《罗生门》,它所传达的感觉非常明显,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猜想事情的经过,这就是所谓的主观意测。
任何事情一旦经过别人的转述,就不可能是原来的样子,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历史上的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谁能知道?《史记》就一定靠谱吗?
华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习惯将人物脸谱化,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也习惯于分不清文艺作品和历史记载,甚至分不清舞台表演的真实度和现实的界限。
1945年陈佩斯的父亲陈强先生,演黄世仁太真实,差点被解放军战士枪毙在舞台上;60年后章艺谋导演因为拍了一部,不一样的刺秦电影,就要被骂死?
任何文艺作品只要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就会感觉到被冒犯,第一反应不是琢磨它为什么不一样,而是马上开始反驳,批判,咒骂。而这种人性的复杂和错位,恰恰是《英雄》在思想层面最有价值的东西。
反反复复讲一个故事的多个版本,每一次颠覆都是一句话:“你把一个人想简单了”。只从政治立场就否定了这部电影,恰恰就是把张艺谋想简单了,也把电影想简单了,电影并不是单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这种叙事方法的电影其实并不多见,除了前面说过的《罗生门》,印象深刻的仅有《罗拉快跑》和青春片《怦然心动》。
但《英雄》有自己的特色,每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是用不同的色调区分的,而每一种色调又和故事的内涵、音乐琴韵和谐统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
华国的电影评论并没有专业的影评人,许多人的评论,其实都是言之无物,从一种大而化之的个人感觉上写影评,通过对一部跟个人认知不同电影,发泄个人不满而已……“
看着陈昕对着近十家媒体,讨论《英雄》时,侃侃而谈,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许多被映射的人都十分生气和愤怒,但却一时又不知道去如何反驳。
直接反驳陈昕的观点,那不正如陈昕说的那样,他们不允许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吗?
再者说了,陈昕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演员而已,或许有些名气,但是在行业的地位无从谈起,没有什么真正有成绩、影响力的作品。
而且他还是借着记者探班《绣春刀》发表的这样的观点,那是不是在为他的新电影炒作呢?
万一这就是陈昕想要的效果呢?
这些许多可以再媒体报刊上能赚些文章的文化人,处于不同的考虑,一时都静观其变起来。
陈昕在拍摄片场,从第二天中午到晚上,却一连接到了好几通电话。
首先就是中午吃饭时间,中影的韩山平打来的。
“陈昕啊,你可真是胆子大啊,不过听你说的那些话痛快啊,国内再没有成功的商业电影,国内电影行业真的举步维艰了。没想到你年纪轻轻,能看到这么多了。
好好拍《绣春刀》真的是部优秀的动作电影,我们已经要把电影推介出去,吸引更多关注进入影院观影。”
“谢谢韩总,我一定努力,是啊,许多文艺圈的人只图自个快活,写文章展现自个的权威,或者说有的就是有意而为之,就是不像看到国产商业电影起来。”
陈昕不无阴暗地说道。
“呵呵。现在这个氛围只能慢慢去改变了,做实事才是最关键的,你加油吧。”
跟韩山平挂断电话没有多久,陈昕便接到了心之画影视老总张韦的电话,对陈昕是一番感谢。
“陈昕,谢谢你,真没想到,这种时候,你还会为电影说这样的话,你的影响很大,至少在网络上,许多人受到了你的观点影响,对咱们的电影看法有了改变,许多人决定看去影院看电影,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