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凌峰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便又把孩子从凳子上抱下来对他说道:“你说“妈妈”而不能说“妈妈妈””
果然,当孩子一下在失去恐惧感的压力下,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的依然说道“妈妈妈……”
而凌峰一听,想想又把他抱到凳子上,可是,孩子在恐惧中又再次正确的说出了“妈妈”!
至此,凌峰更加明白了,原来孩子在原有的恐惧中因为逃避痛苦。已经在封闭中形成了意识分裂。
也就是说,现在的孩子已经出现和他母亲一样,会在相应的环境里表现出不同的人格。而人格是由记忆和情绪所决定的。也就说相应的环境会形成相应的人格。而在压力环境中形成的人格,就会在相应的压力环境与情绪中表现出相应的人格。
所谓的人格或者精神分裂,主要是两个对立极端的环境由显意识体验为基础所形成的。就像现在孩子和他母亲曾经在外婆这个极端负面的环境中因为逃避痛苦而封闭显意识体验。当今天来到父母身边因为正面极端的环境体验又让他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正面人格,而遗忘了以前的那个负面环境中所形成的人格。
这种正负同时存在的人格,如果不能融为一体,那必然就会以分裂状态在相应环境中相互切换,犹如两个不同的灵魂在独立中交替出现!
而正因为如此,当孩子在恐惧中说出妈妈的那刻,看起来很正常。而当他脱离恐惧又喊出妈妈妈的那刻,看起来也很正常。可是,如果把这两个看起来都正常的状态放在一起,就明显像两个不同孩子的表现。而孩子自己却不知两个不同状态的自己。这种现象就像她母亲曾经在父母的压力下,表现出很多类似她父母的言语行为而自己又不知道是同样的道理!
这也就如孩子在叫出“妈妈“的那个状态中,不知道在叫出“妈妈妈“的那个状态的自己,而同样的道理,当他叫出“妈妈妈“的状态时,却不又不知道叫出“妈妈“状态的那个自己!
这就是缩小版精神分裂,如果不断扩大,那将来的孩子轻者就如她母亲,会成为分裂型人格,重者就会成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特别在面对重大压力时,分裂型人格很容易一触即发,而演化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而分裂型人格,会在安全感的支持下进行两种人格的正负刺激,会演变为双重人格而能更好的适应生存……
否则,这种分裂潜在内因就像乙肝病毒潜伏在心灵体系,一旦受到外缘的影响就很容易形成精神分裂,偏执,忧郁症三种异常行为……
至于具体会演变为哪种主要取决于外缘的刺激程度。否则,最好的状态也只能活在其中一个人格之中。
如果处于良好状态,就会分裂在良性人格中度过一生而显得正常。反之在负面压力不足的环境中,就会分裂在负面人格中度过一生。虽然看起来正常,但却表现出很多性格情绪的问题。就像外公外婆现在性格和生活状态。
而孩子的舅舅如果能突破自我,就能形成良好的双重人格而变得更加强大。反之,就会陷入忧郁症之中。而孩子的母亲如果持续在父母人格的包围下,必然会在压力的临界点徘徊,诱发曾经压抑与遗忘的负面潜意识信息,而分裂到负面状态,表现出越来越像她的父母人格与情绪行为。将会因此在负面分裂人格中度过一生!
想到这里,凌峰才更加明白,只有将孩子两个分裂的心灵重新融合,孩子潜在的意识分裂才能根除,否则,将来他最好的状态,也依然如她母亲与舅舅一样,很容易在潜在分裂中度过一生。
孩子与他母亲这种现象,单纯的看上去,就像一个躯体里面装了两个不同的灵魂,会在压力下交替出现却又难以自知。而此类不了解的人最多觉得他们性格思想品德不好而已,其实很难发现其他问题。
于是,孩子和孩子母亲无论分裂到哪个状态,如果单独去看她的每分裂状态却又觉得正常。可是,当把她每个状态放在一起来看,就可以发现母亲如孩子的意识分裂其实一样,已经存在意识遗忘。而这种意识遗忘就是精神分裂的种子。
具备这类人格种子的人群,就像人体生理上的亚健康状态,往往一生都会在健康与非健康的边缘徘徊!
当凌峰想到这里,觉得如果让孩子获得心灵的整合,就必须让他在放松快乐的状态下,从而获得安全感的支持,让潜意识在放松的状态中释放压抑遗忘的潜意识信息,然后经由自由联想反馈与大脑的思维认知,从而才能让他两个分裂的灵魂有效融合……
本书首发来自
,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