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honestyc.com
字:
关灯 护眼
推荐阅读:

50、割裂

人心思变!

朱先生明显的看出,现在这几年的人心变化。

城里!城外!两个世界!

“难道现在让我们去学西文?”

“开什么玩笑!”

周元不敢去骂尹知府,但他敢对这新出台的公文发牢骚。

西文,哪里是这么容易学的。

“唉!我已经拜托了几位友人,如果你们想要前去学堂学习,他们是愿意收的,且是不计一年学费的,你们四书五经也有了底子,学一些实学也是好的。”

朱先生轻声叹气,这时他也不忍心苛责周元不知礼节了,任谁学了一辈子的知识,临到头了,去被告知还要再加上一门应考,谁都会发疯的。

“是!先生!”

几人还想再询问一二,就被白贵适时的制止了,他们缓步告退。

这时候的朱先生需要休息了。

此时正是春日,阳光明媚。

几人走出起居室。

“这些学堂的学生太过分了。”

白孝文不满的嘟囔道。

和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儒生不同,在西安府开设的这些学堂的学生,无须经过县试,只需在学堂内成绩优异,取得一定名次,就可进入直接进入院试、府试不等。

不过这也是宋时的旧制罢了。

宋时的王安石变法,开创三舍法,一度废除科举。为国拔擢人才是以在太学中进行考试,把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上舍生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内舍生直接参加殿试,下舍生则参加省市或者经过吏部考试之后就可授官。

新瓶装旧酒!

在1901年,朝廷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可从学堂内优秀的毕业生中,选拔出官员。还有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小学、中学、师范、高等学堂、大学堂毕业生,分别给予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等称号。不过此项规定虽然颁布,却也未能实施。

现在这些学堂的学生也是如此,无需县试,名次好的直接就能参加院试、府试。

于国,这样无可厚非。

因为八股取士选拔出来的人才,实在是不堪造就,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更何况是这样民族危亡的时候。

但对于乡间的这些儒生,可就是毁灭性打击了。

“先生都说了,他可以将我们举荐到学堂去,并且能免一年的学费……”

白贵语气微微一滞,这次县试中,除了他,剩下四人虽说通过县试可以,但等到了府试、院试,哪怕没有这翻译学科,通过两试显然也有些难办。

再说,现在清廷岌岌可危,他是有挂,通过科举容易,又有县试案首身份,基本是稳了,所以才选择这条最容易的路。

但鹿兆鹏他们几人,最好的出路还是在学堂中学习实学。当然,他也得趁着这个机会去学堂学习实学,如此才有用武之地。

四书五经,只是中学的基础。清末民初,不学习西学,终究是会落后的。前世的教育体系,也只是开民智,真正落到实学上,除了到大学专门专业去学,否则也只是一个半吊子。当然,一些大佬不归于此列。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所谓的高中,本来也只是大学预科罢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