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也是跟着妈妈和姥姥过来训练,娘两个脾气都很急,训练室时常听见她们对浩然声嘶力竭的训斥。
有一次医生都有些不忍:“你们家长不要太着急呀。”
其实家长心里着急可以理解。这里单次的训练费用并不便宜,对于普通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孩子要是不配合,训练就起不到效果,花的钱就白费了。
孤独症的孩子一旦没有在定型前干预好,以后莫说上学,正常生活都是问题。
终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接受外界信息,学不到东西,也没有社交,与人正常交流都困难,将来长大了怎么办?父母老了怎么办?
就像我之前听说过的一则新闻,年迈老母亲临终给痴傻的中年儿子喂安眠药,只因自己一旦撒手西去,儿子无人照料终会饿死病死,与其让他遭受这番折磨,还不如拉着一起死了干净。
这也就难怪家长们各个心急如焚,恨不能连拖带拽地让孩子配合训练。
也许从小就一直这么被训斥着,浩然很胆小,也很爱哭。他总是怯怯地看着医生发出指令,听不懂时就会面色惊慌地看看妈妈和姥姥,战战兢兢的样子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子轩个子瘦小些,肤色黝黑,平时不爱吭声,开口也是声音小小的。
他的父母看起来打扮都很朴素,应该是普通工薪家庭。医生奖励零食时会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每当这时候子轩都非常纠结,对他来说做选择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每次都要妈妈帮他选。
而小东就不一样,他每次的目标都格外明确,医生把零食放他跟前:“小东你想吃哪个?”他就麻利的伸手去指。
奖励过几轮零食后,我就发现小东这孩子在使心眼,每次都换不同种类的零食,比如颜色,形状之类。
“小机灵鬼。”我凑在他耳边逗他,他怕痒地缩缩脖子。
最后一堂小组课,内容是几个孩子合作套圈。
一开始的时候小东还不太熟练,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总是不能及时接到小朋友传过来的圈,也不知道传给下一个小朋友时要松开手,每次都攥得紧紧的,需要我用力把他的手指掰开。
玩过几轮以后他就会了,动作麻利地接圈,传圈。医生的夸奖让他很高兴,露出得意的小表情。
其他三个孩子都比小东年龄大,多多少少都不太配合,小辰更是因为吃不到零食哭闹了好几次,他妈妈勒着他壮硕的身体不让他乱动,累得气喘吁吁。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小东歪在儿童座椅上睡着了。
姥姥看得一脸心疼:“要不让他睡吧,下次咱们再去黄河边上玩。”
上次来的时候姥姥提过要带小东来黄河堤坝上放放风。
可眼见孩子累及乏极,也就不舍得再叫醒孩子了。
下午休息过后,我们照常把小东送去托育园。
回家后,我跟姥姥提起小东在小组课上的表现,姥姥心思一转:“咱们在家也可以玩这种游戏呀!”说完从角落里翻出几个大小不一的球,“咱们没有圈,可以传球嘛!”
我觉得有道理,当即决定等小东回来就试试。
可大概是在医院训练久了,就像周园长说的那样,“孩子烦了”,小东并不是很配合。恹恹地传了几次球,就跑开摆弄其他玩具去了。
看来还得创新形式,变着花样来引起他的兴趣。可具体怎么做,还得好好思量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