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曹操、袁绍相持于官渡,汝南降贼刘辟等响应袁绍反叛,侵扰许地,袁绍遣刘备出袭濦、强诸县,县众多举而应之。使自许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曹操亦以之为忧。此时曹仁进言:“南方诸县以为我军当下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们,而刘备此时却以大军压境,他们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刘备刚刚带领袁绍的兵,还未能得其所用,一击便可破了。”曹操同意其言,于是令曹仁遣骑攻打刘备,将其击走,曹仁终于尽复收各个叛县而还。后来袁绍遣偏将韩荀想钞断曹军西道,却被曹仁破之于鸡洛山,袁绍自此不敢再别遣分军。曹仁又与史涣等抄截绍运粮车,尽烧其粮。
建安十年,黄河之北既定,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之后,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劝谏:“围城攻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这是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主公向敌军宣告城陷必死,那敌人势将坚心死守。而且此城坚固粮多,要攻,则士卒疲伤,要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驻军于坚城之下,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曹操听从其言,果然城池立降。于是收录曹仁前后军功,封都亭侯。
建安十三年,从曹操讨平荆州,曹仁进封征南将军。赤壁之战后,曹操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周瑜、程普率领几万人马,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带吕蒙去救甘宁,在夷陵击破曹仁军,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乘势渡过长江,驻兵北岸,与曹仁相持。
建安十四年,周瑜率军数万攻打南郡,其前锋数千人已至,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便令部曲将牛金迎军挑战。但吴军甚多,牛金众少,于是被围。曹仁与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牛金等三百人垂危频没,左右之众皆失色惊惧。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而将军却要以身相赴!”曹仁不应,披甲上马,带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与吴军距百馀步之遥,迫近城沟,陈矫等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当住,为牛金支持作势,谁知曹仁竟渡沟直前,冲入敌围,牛金等乃得解救。但敌围之中有馀众尚未尽出,曹仁复又直还突入,将余兵从围中拔出,又杀吴军数人,把吴军击退。陈矫等初见曹仁冲出,皆惶惧无措,直到亲见曹仁还城,不得不叹道:“将军真是天人!”三军都佩服他的勇敢,曹操更器重他,转封安平亭侯。
后来周瑜亲自来攻,为流矢所伤,伤势严重,引军还阵。曹仁闻知周瑜伤得不能起来,亲自督军到周瑜阵前,周瑜乃起身行到军营激厉士气,曹仁见状便撤退。
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关中,曹仁为安西将军,总督诸将拒守潼关,在渭南大破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十部诸侯。其时河间苏伯、田银反,曹仁遂行骁骑将军,都督七支大军讨破田银等众。曹操复以曹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旅樊城,担当镇守荆州之重任。
建安二十三年,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之时,其兄曹丕致书训诫曹彰说:“为将者要奉公守法,不是应该像征南将军曹子孝一样吗?”
建安二十四年,宛城侯音反叛,抄掠附近郡县的百姓数千人,曹仁带军攻破叛军,斩了侯音,又回师樊城,被任命为征南将军。后来关羽进攻樊城,当时汉水暴涨外溢,于禁等七支持军尽遭淹没,于禁更向关羽投降。曹仁率数千名士兵据守樊城,水几乎淹了整个城池。关羽乘船攻城,围了好几层,城里与外断了音信,粮食也所剩无几,但援兵尚未赶到。曹仁激励将士们的勇气,表示了誓死守城的决心,将士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一心守城。不久,徐晃带援兵赶到时,大水也渐渐消退了,徐晃从外围向关羽进攻,曹仁得以突围,终于击退关羽。延康元年,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总数三千五百户,后还屯宛城。孙权派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曹仁奉旨讨伐,与徐晃大败陈邵,入主襄阳,派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民到汉水之北。
黄初二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复叛,曹丕亲率各路大军伐吴,派曹仁率步骑数万进攻吴之濡须(濡须口之战),并用声东击西之计,派遣蒋济袭击羡溪,成功引诱敌军主将朱桓向羡溪派遣援兵,之后派遣儿子曹泰攻击濡须城,将军常雕、诸葛虔、王双等攻击中洲,曹仁则坐镇后方。
黄初四年,濡须口之战仍在继续,此时,吴方主帅朱桓,亲自抵御曹泰,并派遣将军严圭攻击常雕等人。结果常雕被斩,王双被生擒,魏军死者千余,只好撤退。吃了败仗不久后,曹仁便逝世,时年五十六岁,谥为忠侯,与夏侯惇、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这曹军中第一擅守的曹仁,与荀彧一番商议,确定了一套防御的战略。但曹仁坚持要尽快通报主公,并且要求尽快打通一条与濮阳联络的通道,两人间有了些许分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