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康只要答应,那位都司今后就别想再回屯田司。
五城兵马司管着京城的治安,人马虽然只有三千,但靠着五城兵马司吃饭的差役可不少。
这些泼皮地头蛇别的本事没有,打探消息,坑蒙拐骗、栽赃嫁祸的本事却不小。
而丰台大营三分之一的粮食,都是宛平屯田司供给。
神武将军冯唐有的是理由, 在粮草问题上找宛平屯田司的麻烦。
当然粮草名义上是户部、兵部发的,可那只是公文。
-----
隔天石仲魁骑着马,带着薛蝌和二十个青壮护卫回了京城,在会贤楼外远远就看到贾琏、薛蟠小心翼翼的陪着石光珠在说些什么。
走近一点,这才听到石光珠居然在说,自己把镇国公之孙牛继宗、理国公之孙柳芳都叫来了, 今天一定要把他给喝趴下。
石仲魁不免暗叹,石光珠非要灌醉自己, 大概已经成了他的执念了。
但石仲魁不知道的是,真正怨念重重的,是石光珠的亲爹石怀勇。
可因为石怀勇的宝贝孙子石怀吉,已经拜他为师了,石怀勇就不好继续在喝输了事情上纠缠不清。
而石光珠给外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混不吝的纨绔,再胡闹,石仲魁也不会拿石怀吉出气。
不过石仲魁这次本来就存了,把这群勋贵子弟喝趴下的意思在。
喝酒喝不赢,今后说话都得低一头。
要是打架还打不赢,为了面子,绕着走都有可能。
“舅老爷安好。”
石仲魁从马上跳下来,对着石光珠行礼问好之后,不等石光珠开口, 抓着他的手腕笑着道,“前几日小侄看了家仆送来的怀吉的作业,进步不小。
舅老爷今日可得帮小侄一把。”
和石光珠这种家伙说话, 绕来绕去还不如说的直白点。
听不懂还好, 万一他胡乱猜测, 误了事就不好了。
“这个、这个、、、。”
自己儿子最近一段时间是什么样子, 石光珠这个亲爹再没责任心,也能从正房夫人和丫鬟、小厮嘴里听到不少。
石怀吉在读书上,每日数着论语只背50个,多一个字都不背。
可时间久了,积少成多下,居然已经能背下493个字的第一篇。
别说石光珠的夫人了,石怀勇和老夫人这些天都乐的合不拢嘴。
至于武艺上,虽然暂时看不出石怀吉的天赋到底如何,但那股子学武的毅力,确实难能可贵。
唯一的问题是,但愿石怀吉不会脑袋发热,积极一段时间就被缮国公府的奢靡氛围给带偏了。
被石仲魁用儿子来说事,石光珠结巴几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放心,今日要是侯孝康敢不给你面子,舅老爷今后天天上他家堵他。
至于裘良和冯紫英, 敢不答应, 今后这两个小子只要出去喝酒, 舅老爷就带人打上门, 灌死他们。”
石仲魁心里大喜,憨货虽然不够机灵,但说话一般都会算数。
而且为了面子,石光珠是真会上门闹事的。
任谁三天两头和朋友喝酒,都会遇到个上门拼酒的混人,肯定会脑壳痛。
好在这群勋贵不愧是几代人的世交,酒席上石光珠和贾琏说了之后,侯孝康、裘良和冯紫英都满口答应。
而且这群人其实也愿意和石仲魁多接触、接触。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天下第一的六元魁首,还因为他已经和宁荣两府,还有缮国公府有了无法割舍的关系。
今日卖他一个面子,今后说不定也有求到他头上的时候。
袭爵一等伯的牛继宗,直接保证只要石仲魁给饭,在丰台大营服徭役的青壮。
服完徭役后去帮忙挖个沟、修个渠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有粮食,照样能招来流民和青壮,可有经验和没经验的工人还是不同的。也省了自己派人去招人的麻烦。
但石仲魁没答应,屯田兵家中有的是想混个温饱的男丁。
犯不着因为这,就欠牛继宗一个人情。
之后当然是喝酒了。
石仲魁酒仙的称号,也因为这次酒宴,算是传遍了整个京城勋贵圈子,随后就传到了士林和朝堂里。
石仲魁一身酒气的看着一家家的家仆,把自家主子或者公子背上马车,又安排绣衣卫的人跟着护送回去。
这才对已经喝的脸红耳赤的薛蟠和贾琏道,“酒楼这些天的生意如何?”
听到石仲魁问酒楼的生意,薛蟠顿时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贾琏则脸色微微变了变。
叹息一声道,“以前酒楼上上下下只有二十几个人在打理,可现在足足有60多人。
而且王家那边也派了个掌柜的过来。”
听到这,石仲魁就没了再听下去的兴趣。
“二哥还是早点卖掉手里的份子为好。”
贾琏却摇摇头,“贤弟不知,到了此时哥哥实在卖不得,也不敢卖给外人。”
石仲魁一愣,随后就明白了过来。
一旦卖了,到手的钱必然会贾赦、王夫人之流盯着。
一句贾琏还没分家,他就得乖乖的把银子交到公账里。
他要是敢把份子卖给外人,等于瞒着亲长和外人勾结。
打他一顿都算轻的。
好在各种限制子女的同时,亲长也不能胡作非为。
即便是贾赦,也只能威逼,让贾琏自己把股份送给他。
否则就只能交给公账,但这么一来,贾赦就不愿意了。
所以酒楼的股份还在贾琏名下,分红还是没问题的。
再不济,每月送一半给贾赦,老东西肯定愿意。
拍拍贾琏的胳膊,石仲魁叹息一声道,“二哥人品极好、待人处事也没不妥当之处,身上又有从五品同知的官身。
还是找找关系,谋个正经实职为好。”
“哪有那么容易”,贾琏摇摇头,“二老爷比我强无数倍,这么多年以来,还不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
石仲魁一想也对,自己就是科考出身,当然明白这里面的门道。
三甲进士背上个同进士的出身,绝大部分人一生都难以做到三品,更别说贾政、贾琏这种皇帝直接任命和花钱买的捐官了。
可骑上马送薛蟠回家时,石仲魁又猛的想到,宁荣两府管家的子弟赖尚荣,照样捐官,然后还做了知县。
只要银子给足了,贾琏当不成知府或者实权同知,做个五品推官还是没问题的。
说白了,还是贾琏自己不愿意出京,离不开奢靡、繁华的好日子。
摇头叹息一声,公子如玉确实好听,可绝大部分实则是吃不了苦,脱离实际的公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