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魁知道仅仅只是这点,也确实不足以奖励三位土地。
毕竟要不是他们,这次屯田司的水稻和稻花鱼,肯定会减产更多。
想了想后,念头一动。
五团功德出现在他手心里。
四道飞入大兴和宛平土地身体里,剩下一道归了昌平土地。
这种分配方案,三位土地半点意见都没有。
昌平土地只是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昌平不仅6成是山区,大周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在京畿北边,靠近长城的地方屯田。
否则昌平不少地方还是有水源的。
所以昌平土地明白自己这次能得到一团功德,应该还是受到上次,帮石仲魁灭杀一窝黄大仙的原因。
这么一想,或许可以仔细收集一番自己管辖内的精怪和鬼魅。
同时,多留意一下关外寻些作乱的妖魔,说不定也是份功劳。
把稻田上的所有琐事全部处理完,又拿到了户部和工部的文书,算是正式了解了自己身上的钦差差事。
石仲魁想了想干脆先上书给太上皇,然后就跑去见皇帝,之后又向内阁上了一份开荒的折子。
这折子进了内阁没半天,朝堂上很多人就都知道了他的心思。
之前在宛平开荒三万亩,现在又刚刚经历稻谷和稻花鱼丰收的事情,满朝文武那是恨不得石仲魁能在京畿附近开出十万的新田。
一旦真做到了,加上屯田营手里的1.6万亩稻田和20万亩麦田,说不定就能养活丰台大营的十万大军。
那时不仅每年减少了四十多万石粮食的负担,从江南运过来的粮草,也能更多的运往九边。
而且,从江南运40万石的粮食,真正消耗的绝对超过5、60万石。
江南百姓和官府的负担也能降低很多。
可以说京畿和江南的官员对此那是极力赞成。
甚至陕晋鲁三地的官员,都恨不得石仲魁能以钦差的身份,去自己家乡待上三五年的。
这事情一出后,太上皇果然真的没把他招去龙首宫。
而是一道圣旨,确定了农历十月初八正式完婚的事。
景隆帝两个月前就想过自己来确定石仲魁的婚期,可他也只是想想,没办法越过给石仲魁指婚的太上皇。
旨意直接在翰林院宣布的,石仲魁谢恩接旨后,翰林院一众大小官员无不道喜。
可石仲魁心里却有些惆怅起来。
结婚当然是好事,更别说一次娶两个老婆。
即便自己没见过薛宝钗和贾迎春,但于顺见过,锦毛鼠也见过。
既然他们都对两位主母满是夸赞,肯定就错不了。
石仲魁送戴权离开时,送上一张500两的银票,“公公放心,下官一向说话算话。”
戴权立马听出,这是承诺开荒后,会分自己一些农田。
“石大人,咱家承您的情了,今后但凡用得着咱家的,只管让琏二来找我。”
石仲魁笑着点点头,可以说,开荒的事闹得朝野皆知后,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皇帝,都不会再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卷入他们父子两的暗斗中去。
又应付完翰林院的同僚,带着于同甫回家后。
立马让于顺去缮国公府把师母给请了过来。
按理说于石氏即便是石仲魁的师母,也不适合上门亲自主持他的婚事,但石仲魁既无父母,也无直系长辈。
只能找老师帮忙了。
再说还是于泰吉和石怀吉的老师,现在更是于同甫的顶头上司,有了这些关系,即便再迂腐的老夫子,也不会在这上面挑理。
有了人帮忙操办,石仲魁这才安心下来,一边上衙一边配合着筹办婚事。
古人结婚比现代要麻烦太多了。
过程就不累述了,但花出去的银子就如流水一样。
光准备的彩礼,足足一百但。
虽然两家一共才8千两,但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小。
而石仲魁也借机,往牧场里,放进些鸡鸭猪羊。
果然鸡鸭半天就长大,并且还在牧场里产蛋,孵出幼崽。
猪羊两三天后也同样开始产猪仔、羊仔。
而且牧场的里的草,仿佛永远都吃不光一样,前脚吃完,刚走两步就再次长出来。
唯一可惜的是,100平米的牧场只能养25头动物。
这和农场需要2乘以2米一块地一样。
但不管是什么动物,每天长30斤体重,即便出肉率只有一半,每天也能收获375斤的肉。
要是全养猪的话,出肉率应该能有6、7成。
好在石仲魁发现牧场建一座仓库和屠宰场的话,就可以自动宰杀。
可这么一来,仓库和屠宰场就用去了20平米。
石仲魁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根本没精力天天都盯着牧场。
用掉80功德建立仓库,120功德建屠宰场后,一切都变成了自动化。
只是能养殖的动物,也变成了20头,出肉率也变成每天300斤。
唯一的问题是,自从屠宰场建立后,锦毛鼠就不怎么喜欢待在牧场里。
即便石仲魁再三保证,屠宰场只会屠宰普通动物,不会对他这个灵物下手,他也不喜欢待在里面。
石仲魁想了想后,就放弃了。
毕竟让锦毛鼠待在牧场里修理,即便速度增加两倍,也绝对没有给他灵桃酒修炼的快。
-----
彩礼准备好了后,送去薛家和贾家时,看热闹的人围满了整条街。
要不是他待在翰林院这种最清贵和穷的衙门,屯田、开荒和疏通河道的账目又没问题,铁定会有御史、言官说他贪污。
而且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上书说他过于奢靡。
好在督察院上次得了三千亩农田,没哪个上官会理会这事。
日子很快来到十月初八。
一大早天才微微亮,两顶8人抬的大红花轿就除了石仲魁家的大门。
于顺带着人放鞭炮迎接,俗称「亮轿」。
到了吉时,又拿一盏油灯在喜轿内晃几下,俗称「照轿」来祈福。
再就是在轿中放一个「旺盆」,迎亲队伍这才可以出发。
石仲魁一身和状元服没太多区别的喜服,一手牵着两岁的于泰吉,另一手牵着袁东刚家6岁小儿子,上了两个花轿当压轿童子。
看于泰吉上了去迎接薛宝钗的花轿,在场的亲友、师长,基本上就已经明白宝钗和迎春谁大谁小了。
果然队伍先去了薛家迎亲,顿时让薛家上下和亲友们狂喜不已。
王子腾作为亲娘舅,更是连连点头,抓着石仲魁的手不放。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