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张苍、李信先前也听说过皇帝对匈奴的描述,可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过去被接连击败的匈奴竟然能发展到这一天。
于果继续道:“民间有人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是在朕看来,当今的大秦即便是一统天下之后,也不能代表结束,朝廷要与民休息,便不可大肆动用刀兵,而诸侯王自然就成为了大秦对外的利刃。”
试问将来如果对付匈奴的是韩信,是彭越,是英布这些将领,那么结果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呢?大秦会不会更早击败这些匈奴?
分封固然有其弊端,可是也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
陈平轻轻叹了一口气,道:“陛下,倘若这些诸侯王们有朝一日背叛了大秦呢?”
距离越远,中央对地方的束缚力度也就越发薄弱,想要确保他们的忠诚,只能加强对其控制,可是一旦加强控制后,又往往导致地方无法出击,也就打不赢匈奴。
这是一个死结,在技术还没有先进到那个地步的死结。
因此,传统帝国的兴衰,也往往跟这一点有很强烈的关系,技术越发达,则帮助帝国中央统治地方的工具就越多,哪怕相隔万里之遥,也可以实行有效的控制,只是这一点在大秦是不可能实现的。
远的不说,大秦眼下就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那就是南下军团。
就在秦二世二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将赵佗找来,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而赵佗为了避免北方战乱南延,已经切断了通往北方的道路,其中像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全部被断绝,使得南方俨然成为了独立之国。
当然,此时的大秦尚未灭亡,赵佗也不敢公然背叛大秦,名义上依然属于大秦的一部分,可是在历史上等到秦朝正式灭亡后,赵佗便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了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对于此时大秦这些聪明人来说,他们虽然不知道此时南方的具体情况,可是也不难猜出这些人将来会背叛大秦。
于果轻轻沉默不语,他沉吟良久之后才叹了一口气,神情复杂地说道:“先皇希望建立万世不灭的帝国,可是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万世不灭的国家?大秦未在朕的始终灭亡,可也许就在朕的儿子或者孙子手中灭亡,此为天道循环,绝非人力可以挽回。”
这是大实话,尽管于果来自后世,拥有后世的所有经验教训,可是面对王朝循环周期律这一难题,他依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哪怕历朝历代的君主,在开国之初都会想办法吸取前朝遗留的教训,可是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最终埋葬这个国家。
在于果看来,赢姓天下不可能持续万年,但是他却可以想办法,让华夏文明的血脉向全世界走得更远一些,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