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非带星星上来看了她养的蝌蚪。
蝌蚪都已长出四肢了,盆里的水位下降了很多,蒋非只留了一两厘米深的水。
蝌蚪长出四条腿后,就成为次成体了,如果继续一直泡在水里,它们会憋死的。
这个时候它们也不再吃以前吃的食物了,撒了面包屑、菜叶子、米饭等, 它们都是不吃的。
它们要吃昆虫,最好是活着的,扔死去的昆虫进去,有时也不会吃。
让星星看过后,蒋非准备把它们全部倒到小溪边上去。
蝌蚪用腮呼吸,只能生活在水里。
青蛙用肺来呼吸, 也可以通过湿润的皮肤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喜欢生活在有水又有陆地的地方。
长出了前后肢的蝌蚪处于过渡的阶段,肺部发育不完全, 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小溪边上的环境很适合它们生活,可以自由选择在水里,还是在陆地上,也方便它们捕食蚊子和昆虫。
除了带蝌蚪到溪边放生,蒋非还拿了一个地笼过去。
地笼是一种捕鱼的工具,用塑料纤维做成的,长方形的网,一档接着一档的。
用地笼捕鱼很方便,不需要跟钓鱼似的一直盯着,也不需要跟粘网似的时不时要摘一下上面的鱼。
在地笼里放上诱饵,往浅水的小溪里一放,过半天、一夜之后再去收鱼虾都可以。
地笼两侧相互交叉有很多入口,鱼虾闻着了饵料的味道,要游进去是很容易的。
可却很难出得来, 因为里面的网全是漏斗状的, 易进难出。
它开口处被骨架撑开, 可以形成一个大的入口,方便鱼虾进去。
而里面的网却是垂着的, 出来时需要找到一个垂着的准确出口。
再有一点就是地笼在水里,会随着水波漂浮,把出口隐藏得更加彻底。
蒋非往笼里扔了两条早上挖的蚯蚓,在地笼小的一头扎上绳子,站在溪边把它抛入水中。
然后把绳子绑在溪边的树根上。
蒋非用的地笼是三指的,一指相当于一根手指的宽度,大概是一公分。
三指有四公分多,直径小于四公分的鱼儿进去,可以直接从网眼逃走,只能捕比四公分大的鱼。
一般两指是最小的网眼,再小就是绝户网了,赶尽杀绝,会破坏鱼类的平衡。
有些地方,地笼在渔业管理条例中已被列为禁用渔具,就是因为地笼的网目过小。
偶尔放到小溪、小河里捕一下鱼虾还行,经常大量使用就是恶意搞破坏了。
放完地笼,蒋非洗了下手,转头一看, 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 星星手上多了一只豆娘。
豆娘这昆虫,长得跟蜻蜓特别像,看起来就是小只的蜻蜓模样。
要认真看它们眼睛的距离、翅膀的形状、停栖时的方式等,才能分辨出来。
蒋非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它们当做是某类娇小品种的蜻蜓。
后来看了昆虫图谱,才把两者区分开来。
一般来说,豆娘比蜻蜓好抓一些。
星星看到草秆上停着一只豆娘,轻轻一捏就抓住了。
她翻来覆去看了一会,手一松开,放开了豆娘。
“爸爸,你看,好漂亮的心形。”星星指着溪边的草丛喊道。
蒋非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野豌豆的叶子上站着两只豆娘,一上一下,腹部弯曲,双方的身体闭合成心形,是在交尾中。
过了一会,它们连体双飞,没入了茂盛的草丛里。
要一直等到雌性豆娘产卵,它们方才会分开。
和蜻蜓一样,豆娘也是靠点水的方式来繁衍生命,它们将卵产在水中,或是直接注入到水草的植物茎部。
有水有草的地方,经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