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吴王赵炯生于绍宁九年,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宅在宫中,不过这也让吴王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书上,不管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还是兵法韬略,民事政策都是一把好手。
在成年后,以自己身体原因特地上奏主动提出到外地修养,不要什么王位,王城这些。
熙宁皇上拗不过这个自己很喜欢的儿子,但对吴王的病也是无计可施,只能答应了吴王的请求,同时没有同意吴王的请求,册封赵炯为吴王,驻地选在了建邺南边不远的湖州。
五皇子齐王赵烁生于绍宁十一年,母亲是漳州大家林家长女,生下齐王后被册封为嫔。林家女端庄淑娴,精通诗文,就是性格有点柔弱,在宫中完全就是没有任何争斗意识的一个人,所以赵烁出生后个性也比较弱。
母族不显,朝堂里又没有任何依靠,母子两人在宫里就是如履薄冰那种,齐王也就成了最被忽略的哪一个皇子。
七皇子楚王赵烨生于绍宁十七年,今年刚满二十岁,母亲出身山阳世家张氏一族,张家也算千年大族,自魏晋时期就有高官在朝,到隋唐、五代时期还出过一两位相当于宰相的尚书仆射。
张家不但有族人在朝,还有很多的门生故吏也因为张家的关系而进入各级官府。赵烨也因为母族的关系,与朝堂中很多重臣关系密切,也一时成为大热之选。
楚王真心不想去荆州就藩,荆州虽然也算鱼米之乡,西靠蜀州,南邻潭州,境内百姓安居乐业,是夏朝最安定富裕的上等州。
但作为嫡出的排行第三的皇子,楚王在目前的状况下是不愿意轻易离京的,这也是他今天来的目的。
“楚王殿下,老臣冒昧说一句,您着急了,慌了手脚,这不应该啊!”
王时看了一眼楚王,毫不迟疑的点出了楚王的心态不对。
“您想想,上奏得这些人都是谁,又想着做什么,您再想想新政的背后原因,难道还不明白吗!”
楚王听完王时的一番话,顿时愣了。
还有一人今晚上也没有睡踏实,齐王赵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一直浑浑噩噩的。
他也不想去青州,青州那个地方匪患遍地,海匪、山匪一大堆,民生也彪悍,动不动就会跟官府硬杠,他这个样子过去,搞不好,三两年就被灭了。
但是没办法,他武不如淮王能打,文比不上吴王诗词歌赋无所不精,政不像楚王能笼络群臣,民跟不上蜀王的教化思路,简直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
赵晖本来也想偷偷出去找个人商量一下的,可是他生性谨慎,胆子又小,实在不敢贸然出去,再说,他这样娘娘不疼姥姥不爱的个性确实也找不到特别靠谱的厉害角色,至于那些半瓶子水混水摸鱼的家伙,他自己也看不上,别给自己找麻烦就不错了。
唉,自己这个五皇子实在是憋屈,要是在吴王那样的好地方,鬼才愿意留在这里,做个悠闲王爷,游山玩水,逍遥自在,不是舒服多了。
七月十四早上这边朝臣在两边刚刚站好,就有大臣出班开始上奏,针对前几天的几个提案开始催促圣上定夺,可等他刚说完,另一边几个朝臣就开始直接反驳,混战又开始了。
赵淳这几天脑袋疼的要命,五十多岁的人了,精力委实跟不上。他奇怪,那些看起来平时老态龙钟,连走路都晃荡的老臣,每到这个时候红光满面,引经据典,说起来是头头是道,怎么不气死几个呢!!
现在他连看都懒得看了,斜靠在龙椅上,一边手打着拍子,一边闭目养神。这些佞臣,总有一天要搞死几个,天天就知道内斗,一点正事不干。
正在群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从门外传来一位太监禀告声。
“启禀万岁,扬州传来紧急战报,海匪昨天晚上同时对扬州四府登陆烧杀抢掳,扬州巡察使,扬州州指挥使申请扬州卫军紧急救援。”
这一声大喊,一下子让朝堂安静下来。
赵淳也是一惊,对于海匪,他是了解的,这算是本朝三件大事之一,边境不宁,新政推行和海匪劫掳,每一件都是不容放松的。
只是近几年,彭将军进驻漳州后,对海匪采取了强势镇压手段,一时间,漳州沿岸的海匪几乎绝迹,让包括皇上在内的满朝堂都松了一口气。这也就有了,部分朝堂官员没有对新政推行抵触的那么严重,要是当初海匪不平,哪里会有空间去允许新政做实验。
皇上赶紧把连同报信人在内的信使叫了进来,仔细询问详情。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民国奇人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