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给出了的这个理由,众将都无法辩驳,因为这是政治正确。
谁敢说放着皇帝不救,怕是发兵迟了,稍微有所迟疑,都会被认为有问题。
以崇祯皇帝多疑的性格,谁要说不急着救,政治上就过不了关,政治前途立刻完蛋。
这时北京作为明朝国都,所存在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一旦出问题,全国都被牵制了。
孙守法听了孙传庭的话,不敢继续坚持,有些无奈的自己退下。
众多将领其实都不太想主动攻击,毕竟靠着车营防守,他们胜算很大,而主动攻击,必然会伤亡惨重。再者,就算他们打赢了,还要去北直勤王,面对凶悍的鞑子,他们想一想便觉得不划算。
孙传庭自然知道众将的想法,知道这些人想要在河南摸鱼,其实如果情况允许,孙传庭也想在河南摸鱼,但是军粮就向一把利剑,悬在他的头顶,让他不得不速决。
现在众将士还不知道军粮已经快要耗尽,如果他们知道,说不定大军早已开始混乱,军心发生动摇,便不用说和闯军决战了。
孙传庭十分清楚他的优势和劣势,车营是他优势,粮食是他的劣势。
如果他在潼关附近做战,他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他越深入河南,粮道越长,他就越危险。
在河南腹地,就算他的车营再善于防守,士卒总得吃饭,只要闯军把他粮道一段,他就得布洪承畴的后尘。
如果时间不急,孙传庭练出一支精骑护卫粮道,那他深入腹地也不怕闯军,但现在他没有什么骑兵,他越深入就越危险了。
河南境内赤地千里,缺少粮草,后勤问题将会是他的要害,孙传庭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又不得不深入,因为上面催的急,他不追着李自成,就没法子剿灭闯贼,就没法子完成圣命。
这也是孙传庭明知道到深入会留下隐患,还不得不一路追来襄城的原因。
襄城已经是河南中部地区,李自成把人马集结于此处,不说孙传庭急需拿下襄城获得补给,就说万一李自成继续东撤,诱他深入,他追还是不追呢?
追多半要败,不追无法完成圣命,种种原因,让孙传庭下定了速决的决心。
孙守法退下之后,众将领们见孙传庭心意已决,不禁一阵沉默,都不敢出言反对。
孙传庭到了陕西后,看见中州局势糜烂,就知道自己在崇祯面前说错了话。
他明白自己不能平定李自成,结局就是另一个袁崇焕,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在看明白自己的处境后,孙传庭已经把命豁出去,所以他敢杀贺人龙立威,也敢杀陕西不法士绅,没收他们的家财充足军资。
因为他明白,他如果不能剿灭流寇,那他不是死于流贼之手,就是被朝廷所杀。
一个抱着必死之心的人,众多将领自然都不敢惹他。
帐篷内,一时间落针可闻,过了半响,还是高杰打破沉默,“督师,既然要决战,咱们这一战该怎么打?”
孙传庭鼻子里出了口浊气,“本督准备趁着闯贼主力都在襄城,尽快与其决战。不过硬攻伤亡太大,还需要众将集思广益,看能不能调动闯贼出战。”
官军如果主动去攻贼兵,就得一座座的营垒去破,打到最后多半把自己累死。
如果能引得李自成主动出战,以贼兵的素质,只要破他关键的几路人马,出营的贼兵就会跟着溃败,那官军要花的力气,就会少很多。
当下帐内众人一阵议论,想着怎么才能引李自成出战。
李永福想着秦军正赶制器械,不禁问道:“督师可是想让一部人马攻城,引城外闯贼各营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