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楚遥用石斧砍了几根树枝开始搭建架子。这种用于烧烤的架子很简单,将两根树枝交叉着埋进土里,交叉处用藤条绑牢。一共埋两组,再在上面横着放上一个树枝,一个最简易的用于熏肉的架子就搭好了。
楚遥规划了一下下面的工作,他实在是不想再挖壕沟了,这个活极大的耗费了体力,进展却十分的缓慢,并且挖出来的土也一直堆放在巨石下没什么用。利用这些泥土先盖一间房子是不错的选择,这一个月当中又下了一次雨,直到现在,每次下雨楚遥只能躲在巨石的小树下挨淋,每次下完雨后还要晾晒柴禾和干草床,楚遥真的有点受够了。
要想盖房子就得有木头和泥。木头好说,随时都能砍一些树回来,只是河边离着巨石有点远,而且自己只有七个陶罐。要想把七个罐子都灌满水就得来回去河边好几趟,这太耽误时间了。楚遥觉得还是做一个大型陶罐储水比较好。
等真动起手来楚遥才知道,大型陶罐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光是往上捏泥条就很麻烦。不是捏细了就是泥条断开了,忙活了一天也没什么成绩。
楚遥没办法,还是要做小型陶罐。楚遥计算了一下,新作的陶罐直径30厘米左右,高度接近40厘米,一个陶罐大约能装50斤的水。如果做20个这样的陶罐就能一次性贮存半吨水,这已经足够好几天的用水量了。
不过这个工程量也不小,制造陶罐不能用挖壕沟挖出来的土,还得用河边的粘土。
楚遥用藤筐背回了一些粘土,混上水和成泥。然后打碎了一个做好的陶罐,将陶罐碎片用石头碾成粉末掺在泥里,这叫熟料,粘土中掺入熟料能防止烧制时开裂。
做陶罐的办法还是和以前一样,先捏出罐底,然后搓出泥条,一条一条的加上去。不过楚遥加了一道工序,在泥罐的顶部捏出一道外翻的罐沿,这样能更好的搬动。
除此之外,在陶罐烧制之前半干的时候,楚遥又用在河边捡到的一个蚌壳把表面精心打磨了一番。这种打磨可以让陶器更加坚固,防水性更好。
楚遥一直使用篝火烧制陶罐和做饭,虽然建一座窑可以更好的提高温度,烧制出更好的陶罐,破损率也更低,可是楚遥真的没时间去弄窑,因此还是晾干后放在篝火里直接烧。
一天最多做四五个陶罐,加上破损率,楚遥花了10天时间才把20个陶罐全部完成。加上原先没有打碎的,现在一共有大大小小25个陶罐。
计划中的泥屋子长约两米半,宽两米,屋脊高两米,两侧的墙一米半,总共5个平方米大小。楚遥不奢望还要在这五个平方米里分割出什么卧室客厅,只要能睡觉就行。
这个房子的泥墙要怎么建,楚遥考虑了很久。一共两种办法,一种是先扎好篱笆再往上抹泥,建一个篱笆小屋;另一种是用石头垒起来抹泥,建一座石头小屋。
那些用来煮盐的石头还放在巨石上,而且巨石的周边也有不少石块。扎篱笆太费事了,楚遥最终放弃了这个办法。先用石头试试,如果可行,围墙也可以用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