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honestyc.com
字:
关灯 护眼
龙城小说网 > 大宋枭途 > 第二十七章 良苦用心?
推荐阅读:

第二十七章 良苦用心?

蔡仍想得简单了,他把事想得简单了,也把蔡攸想得简单了。

蔡仍没想到,对蔡攸而言,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就因为不愿意惹赵佶不高兴,蔡攸就给拒绝了。

不得不说,蔡攸这个人太自私了,他眼里只有他自己的前程,完全没有家族的利益。

这可能也是后来蔡家分崩离析的原因之一吧。

但话又说回来,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蔡攸文不成、武不就,最后还坐到了枢密使之高位,成为北宋的宰执之一吧。

至于蔡攸最后给蔡仍的选择,也就是让蔡仍去禁军当中当一指挥、统建一营兵马,就连蔡翛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指挥这样的小军官,通常也就是从八品,就算高配,也就正八品,是介于小使臣和大使臣之间的低级武官,除非是给皇帝当仪仗队,否则绝不可能达到正七品。

通常在不立功的情况下,要经过五年的磨勘转补(即靠时间升官),才能升到从七品的修武郎(大使臣内殿崇班)。

如果想再升到正七品的武功大夫,还得再熬七年。

而蔡仍如果不转武官,哪怕不靠蔡家,凭他今科第四名的好成绩,也能直接就从从七品的文官干起,三年一考,只要得个良凭,轻轻松松的就能越过正七品,如果蔡家稍稍插手一下,蔡仍直接就能从正七品的文官干起。

再算上,文贵武贱。

蔡攸对蔡仍绝对可以用“刻薄”来形容。

不仅蔡翛这么认为,蔡攸将他的做法告诉给了赵佶之后,赵佶都忍不住说道:“蔡仍毕竟是你二叔蔡卞唯一的血脉,你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过了?”

蔡攸道:“官家有所不知,正是因为蔡仍是我二叔唯一的血脉,我才这么做的。”

赵佶有些不解道:“这是何道理?”

蔡攸解释道:“蔡仍这孩子也不知道在哪学了点武艺,就一门心思想去从军,谁劝都不听,官家您是懂兵的,知道打仗之事岂是那么简单的,就连孙子都说‘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哪是跟个野师傅练几天花拳绣腿、读几本兵书就能上战场的,而且蔡仍这孩子不仅想上战场,还想独自领兵,并且还眼高于顶的看不上咱们大宋的军队,想自己组建一军,将咱们大宋的军队当成了儿戏,所以,我才跟高太尉说,让他自己建一营兵马,用以敲打他,等他吃不住辛苦了,就会回来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从低级文官做起了。”

听蔡攸这么一说,赵佶有些明白了蔡攸的良苦用心,他道:“他既然喜欢从武,为何不去经略安抚司?”

自古以来就有文官想要转变为武官一心想要上战场建立军功的,北宋王朝重文,便给这些文官提供了文职转武职的渠道,这些文官也大多数懂些谋略和治理,在战场也能发挥些作用,这个制度就叫经略安抚使制度。

不过——

这些文人上了战场以后,并不是带军厮杀,而是充当军师一类的角色,有点像后世的参谋官。

只不过,与参谋官不同的是,这些文人,不但可以出谋划策摆兵布阵,还可以管制武将(武将也可以压制文臣,他们双方彼此钳制,用以防止军队落到某个人的手上,以滋生某人的野心)。

推荐阅读: